中日保税区域发展对比分析及借鉴

中日保税区域发展对比分析及借鉴

ID:10285393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5

中日保税区域发展对比分析及借鉴  _第1页
中日保税区域发展对比分析及借鉴  _第2页
中日保税区域发展对比分析及借鉴  _第3页
中日保税区域发展对比分析及借鉴  _第4页
中日保税区域发展对比分析及借鉴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日保税区域发展对比分析及借鉴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日保税区域发展对比分析及借鉴日本的保税制度起步较早,1897年就出现了保税区的特许制度。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经济由战后复兴期进入高速增长期,对外贸易逐渐成为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1954年,日本现行的保税制度基本成型,1992年又增设了综合保税区。设立保税区是日本政府促进对外贸易,特别是转口贸易和加工贸易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手段。同时,它在确保关税的征收和维持对外交易秩序方面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尽管中日两国保税区具有诸多不同之处,发展阶段也存在较大差异,但日本保税区的发展历程和经验仍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一、日本保税区的建立及类型    (一)基本类型  日本保税区分为指定保税区和许可保税区两种基本类型。  指定保税区通常由日本各级政府设立,属于城市公共设施。目前日本全境共有85处,主要是在临港地区划分一块区域,在此区域内进行外国货物的装卸、搬运,以及海关报关所需的简单改装与分类,但不能进行改变货物性质的复杂加工和制造,货物存放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许可保税区通常是由私人企业向日本海关申请,得到批准后设立的,运营均为私有性质。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保税仓库。保税仓库与指定保税区功能基本相同,但区位不一定临近港口,货物存

3、放时间可长达两年。保税仓库数量众多,目前日本共有5206家。二是保税工厂。保税工厂内可以对外国原材料进行保税加工或制造,并出口国外。保税工厂运营期限为两年,但可依据情况申请延长,目前日本有326家。三是保税展示场。保税展示场内可进行外国货物的保税展览及交易。目前,日本常年存在的保税展示场仅有国立文化财机构九州国立博物馆和长崎孔子庙中国历代博物馆两家,根据需要,日本海关通常会每年不定期批准约20家。四是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功能较为齐全,包括以上所有保税区的功能,可以进行外国货物的藏置、加工、制造及展览。目前日本仅有横滨港国际

4、流通中心、川崎物流中心、中部国际空港及爱媛国际物流枢纽四家。    (二)申请与监管  日本保税区申请比较简单,处理审核时间相对较短,如果条件符合,一般在一个月内即可获得批复。指定保税区由于属于公共设施,申请需得到日本财务大臣的批准。许可保税区则只需向所在地所属的日本海关税关申请,得到税关长的批准即可。日本将全境分为九大税关,每一税关都具有批准保税区申请的权力。  日本保税区的监管实行收费制。申请保税区的公司每月按面积大小向各税关交纳管理费,收费标准为每1000坪每月2.03万日元(1坪=3.30579平方米)。由于日本保税

5、区数量众多,且分布相对分散,税关监管人员无法对其进行日常监管。因此,保税区的日常监管以各保税区自行监管为主,税关监管人员每年进行一两次不定期抽查。如发现违反规定的行为会依据相关法律进行处罚,严重的甚至将被撤销保税区资格。    (三)法律保障  日本保税区遵循先立法、后设区的原则,保税区的法律经过了多年的演变与改进。1954年,日本制定《关税法》,对之前针对保税区实行的法律《借库规则》、《保税仓库法》、《海关仓库法》、《仓库法》及《保税工厂法》予以统一、修正。《关税法》对日本海关管辖的各方面事宜均做出详细的法律规定。其中,第

6、37条、第42条、第56条、第62条第2款、第62条第8款分别对指定保税区、保税仓库、保税工厂、保税展示场及综合保税区等不同类型的保税区做出了不同的规定。    二、日本保税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日本的保税区基本集中在日本港口比较发达的东京湾及京阪神地区,其中横滨税关所辖区域是日本保税区最集中的地方,在区域数量及面积两方面均位列九大税关之首,日本仅有的四个综合保税区,其中三个落户于横滨和神户两大税关。这种集中客观上更有利于保税区发挥其自身功能。    (一)指定保税区稳步增长  20世纪90年代,由于日本贸易立国战略

7、的大力实施,进出口贸易并未受到日本经济低迷的影响,规模扩张迅速。加之日本《关税法》明确规定,进出口货物不论加工与否,在申请报关前都必须停留在保税区内,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对临近港口、可I临时存放货物的保税区产生不断增长的需求。顺应市场要求,1996年以来,日本指定保税区的数目及面积总体均呈现增长态势。    (二)许可保税区发展迥异  具体而言,保税仓库数量持续下降,面积浮动增长。日本保税仓库数量由1998年顶峰时的5585家减少到2009年的5206家,十一年间减少了379家。尽管数量持续下降,但保税仓库的面积则在2003年

8、到达最低点后出现反弹,呈现上升势头,说明存留下来的保税仓库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保税工厂数量呈现不断萎缩的局面。1996年以来,日本保税工厂的数量几乎呈直线下降的趋势,由1996年的701家直降到2009年的326家,数量削减了一半有余。尽管保税工厂的面积缩减程度慢于数量,但也呈现持续下降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