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282122
大小:306.8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5
《高考作文话题素材之哲理感悟篇 永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作文话题素材之哲理感悟篇:永恒思路美好的事物会成为永恒的记忆幸福生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真正的美是永恒的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价值标准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时间是永恒的母爱是永恒的情感瞬间也能成为永恒伟大的艺术必将成为永恒 名言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艾青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爱因斯坦惟有变化才是永恒的。——赫拉克利特一天是永恒的缩影。——爱默生爱是不会老的,它留着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世界的存在,就以它为养料。——左拉让逝者拥有不朽的荣誉,让生者拥有不朽的爱情。——泰戈尔人会死亡,书却无朽。没有任何人可以丢弃记忆。——富
2、兰克林·罗斯福我竖起一座纪念碑,比铜还坚固,比巍巍的宫殿还高,无论是暴雨,无论是午夜的狂风,还是绵绵的岁月都不能摧毁它。——贺拉斯除无常外,世界无恒久之事。——斯威夫特时间没有现在,永恒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丁尼生永恒并非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在我们生前死后一直存在的一条无限长的直线。——约·墨菲永恒是眷恋时间的产物。——威·布莱克永恒是变化的代名词。——珍·古尔德空虽有乌云,但乌云的上面,永远会有太阳在照耀。——三浦绫子即使是最温和的战争,都意味着对人性和正义的永恒侵犯。——吉本永生,就是世世代代都有人虔诚地捧着永生者的灵魂来衡量自己的人生。——佚名看得见的事物是短暂的,看
3、不见的事物才是永恒的。——佚名 经典素材骨灰钻石(永恒的纪念)“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份永恒的情感,但是人的血肉之躯终归有逝去的一天,如果自己的亲人某一天告别人世,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一份永恒而美好的纪念呢?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选择这样一种独到而特殊的纪念方式——将亲人的骨灰打造成晶莹、美丽的“钻石”,真正实现让去世的亲人“永垂不朽”。美国芝加哥的一家纪念品公司宣布它们已经发明了一种技术,把尸体焚化后的骨灰变成钻石,作为珠宝让亲属戴在身上,既是一种美丽的装饰,又是家人对死者最好的纪念。一名40来岁的美国男子在爱妻因病辞世后,专门来到芝加哥一家名为“生
4、命珍宝”的公司,制作了一颗0.35克拉的“骨灰钻石”。为该男子承办他妻子葬礼的保罗说:“这颗‘骨灰钻石'非常漂亮,也相当珍贵,是纪念一个人生命的很好方式。”其实,像这位男子一样将自己亲人的骨灰制作成“钻石”的美国人正在日益增多。“生命珍宝”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越来越多的人想寻找一种更个性化的方式纪念亲人。相对于那些一味痛苦、哀伤的场面,‘生命珍宝'开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纪念方式。”凡·高的画(永远的向日葵)河流干涸,麦秸倒下,而美丽的向日葵,大片大片,站在秋天黄昏的山冈,吹着生命舞曲的号角。金光四射,密密地洒在地上。有一队队的妇女从田野经过,有一群群的母牛从田野经过。美丽的向日
5、葵,在荒凉里默默燃烧。这时候,一只手,一只伟大的手,贫穷的手,自山的背面伸过来,将战栗的火焰倾入向日葵的根底。孤独的天才,十四朵向日葵的父亲,从西方到东方,从南方到北方。一千年,一万年,那十四朵向日葵在发疯地生长,遍布大地。这就是温森特·凡·高画中的精神。凡•高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备尝艰辛。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至
6、今饮誉世界。凡·高,在人生的磨难中摆脱了传统的桎梏而化入永恒的美丽灵魂。音乐的魅力(永恒的魔力)“音乐,可以产生永恒的魔力。”托尔斯泰说,难怪柴可夫斯基一曲《如歌的行板》,使他落泪赞叹!恩格斯何尝不是如此!1891年,他首次听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后,以难以遏制的激动心情当即写信给妹妹:“有一件事你是不能与我比的,今天,3月10日星期三,你不能听到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而我能听到,这首交响曲加上《英雄交响曲》就是我最喜欢的作品。”字里行间犹见当年的飞扬神采。列宁更是感情火炽。19他在给玛·亚·乌里扬诺娃的信中写道:“我不知道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这是绝妙的,人间
7、所没有的音乐。我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创造怎样的奇迹啊!”音乐激起的非凡共鸣,在中国也古已有之。钟子期从俞伯牙的琴声中,听得出赋在高山,赋在流水,以至于知音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竟摔琴以谢。一代诗仙李太白听蜀僧弹琴,痴迷而进入“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的境界。浔阳江舟中妇人弹琵琶曲,竟使白居易泪湿青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东坡,也是音乐迷,他听友人的洞箫,从慢慢的游音中辨得出“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音乐,有此魔力,以至于尼采断言:“没有音乐,生命是一个错误!”音乐的魔力,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