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

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

ID:10260750

大小:4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4

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_第1页
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_第2页
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_第3页
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_第4页
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朔州市二中高三语文导学案编制人:张守涛审核:高三语文组编制时间:2014年10月26日【专题复习•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一)一、学习目标:1、准确判定古诗常用的表达技巧,并能略作分析。2、掌握鉴赏表达技巧题的审题与答题规范要领。二、先学后教:1、判断下面诗句所用的表达技巧。(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4)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6)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7)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2、(8)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9)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10)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1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1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2、方法点拨解答古诗表达技巧题最关键的一步是表达技巧的准确判定。如何准确判定呢?除了熟练掌握各种常用表达技巧的特征,重点辨析最常见的六种表达技巧外,更要懂得判定的切入角度。所谓切入角度,主要指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3、结构技巧四个角度。那么,对于那些未指明鉴赏类别的试题,哪个角度应优先考虑呢?判定整首诗的表达技巧时,“表现手法”应优先考虑,“修辞手法”不宜优先考虑;判定某一句(联)或某一片时,“修辞手法”应优先考虑,其次才是表现手法。“结构技巧”一般只有题干上问到了才考虑。简而言之,整体看手法,局部看修辞。5朔州市二中高三语文导学案编制人:张守涛审核:高三语文组编制时间:2014年10月26日演练体悟1.指出下面这首诗所用的表现手法。无 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

4、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答: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望驿台白居易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分条简析。答:三、由例及理:1、审题鉴赏古诗表达技巧题的题干一般由范围语和角度语两部分信息构成,“范围语”限定鉴赏范围的大小,依照鉴赏范围大小,试题可分为分析局部题和分析全诗题两种。“角度语”5朔州市二中高三语文导学案编制人:张守涛审核:高三语文组编制时间:2014年10月26日限定分析手法的角度,依据分析角度不同,试题可分为明

5、示型和暗示型两种。明示题指明确指出考的是表达技巧,它又分为未指出手法类别、指出手法类别和给出运用的手法类别三种。暗示题是未明确指出考表达技巧,但题干语“如何写出”“请赏析”已包含了表达技巧在其中。示例指出下面古诗鉴赏表达技巧题设题方式的不同点。(1)这首词

6、

7、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2009年安徽卷)(2)“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

8、

9、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009年江苏卷)(3)第二联

10、

11、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2009年湖北卷)(4)本诗

12、

13、运用了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

14、法,请简要分析。(2006年天津卷)分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掌握方法,规范答题要答好表达技巧题,必须把握住“大三小三二式答题法”。所谓“大三”就是答题三步骤:指(出手法)→析(分析运用)→点(出表达效果)。(当然,要视问法而定,有的题不一定把这三步全部答出。)所谓“小三二”,“三”就是指在第二步——分析运用时要答出三个要点。如“借景抒情”包括何景、何情、景与情的关系三个要点。“衬托”包括何为主体、何为衬体、主体与衬体何关系。“虚实结合”包括何为实景、何为虚景、虚景与实景间关系三个要点。“二”就

16、是在第三步——点出表达效果时应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这种手法本身的表达效果,二是这种手法(技巧)给表达的思想感情带来何种效果。示例鹧鸪天 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5朔州市二中高三语文导学案编制人:张守涛审核:高三语文组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