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中小城市低碳发展研究——以泸州市为例

中国西部中小城市低碳发展研究——以泸州市为例

ID:10254266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3

中国西部中小城市低碳发展研究——以泸州市为例_第1页
中国西部中小城市低碳发展研究——以泸州市为例_第2页
中国西部中小城市低碳发展研究——以泸州市为例_第3页
中国西部中小城市低碳发展研究——以泸州市为例_第4页
中国西部中小城市低碳发展研究——以泸州市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西部中小城市低碳发展研究——以泸州市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西部中小城市低碳发展研究——以泸州市为例刘杨、唐任伍、黎川、李冲、代腾飞摘要:低碳浪潮已经到来,但目前来看,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城市明显走在前面,而中国西部中小城市则面临诸多现实问题。本文系统研究了西部中小城市低碳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同时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例,从发展战略、低碳生活、三产低碳、配套金融、政府治理等方面,设计了其低碳发展路径图,说明对西部中小城市而言,低碳不是虚幻,关键是要尽快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实现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三赢”。关键词:西部,中小城市,低碳经济三问西部中小城市低碳发展的变局低碳浪潮已经到来,我

2、们希望摈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采用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来看,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城市明显走在前面,因为它们拥有充足资金可以投入,以及高素质的市民可以接受新观念,而中国西部中小城市则面临诸多现实问题:(1)低碳经济是否只是投入?既然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模式,一定是要带来收益的,甚至作为传统经济的升级版,它以更加系统、长远的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的效益。而对西部中小城市而言,脱贫致富任务重,产业链分工处于低端,且盈利能力差,经济基础薄弱。如果探索不到适合本地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光是投入治理污染、普及环保理念,还

3、是摆脱不了“污染与地方政府博弈”的困局。(2)低碳经济只是一张“城市名片”?经济社会落后制约了西部中小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又没有什么好牌可扭转被动局面,所谓文化牌、名人牌等均是跟风炒作的无奈之举。现在又有一些城市期望通过打造低碳经济概念,以此作为改善政府形象、提升城市品牌、争取上级支持、吸引客商投资的策略,而实实在在的低碳实践多为零散性和尝试性,尚未形成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3)资金和技术在哪里?很多西部中小城市并非没有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情,但是往往受困于自身投入有限,无法获得适合本地的低碳技术,缺乏与发达地区的有效合作,找不到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赢在起跑线。赢在

4、“欠发达”。任何新事物都是不断走向成熟、不断系统化的过程,免不了摸着石头过河。如果等到将所有步骤都设计完美再开始行动的话,恐怕为时已晚,经济转型的代价更高。因此,必须看到低碳经济是一种必然6趋势,也不能武断一定是工业经济比较发达了,才过渡转型到低碳经济,并为之前的负债买单。实际上,西部中小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更有比较优势:首先,农业比重大,生态条件好;其次,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产业向低碳经济调整转型的负担少、成本低、阻力小、动作快,相对容易形成特色发展模式和差异化竞争力;第三,天然气、地热、风能、水电、农村沼气等清洁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潜力大;第四,无论是发达城市,

5、还是中西部欠发达中小城市,低碳经济都处于起步阶段,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并非发达城市通吃,关键是谁率先掌握了成功“钥匙”。实际上发达城市还要支付高昂的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的成本,说得上是“负重赛跑”。以泸州市为例解析西部中小城市低碳发展之路显然我们不能泛泛空谈西部中小城市如何低碳发展,要通过某些典型城市的深入研究,探寻隐藏背后的发展机遇和路径。2010年初,我们承担了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低碳发展与泸州经济转型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泸州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川渝黔滇结合部,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具有典型的西部中小

6、城市特征。对泸州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能够揭示西部中小城市的低碳发展之路。(一)低碳解读城市发展战略2008年,泸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四个四”发展战略,即:四大产业(酒业、化工、能源、机械制造),四大园区(酒业集中发展区、纳溪化工园区、长江机械工业园区、川渝合作泸州临港示范区),四大通道(川黔高速公路、泸渝高速公路、川黔铁路、长江黄金水道),四大中心(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旅游组织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区域中心城市)。“四个四”发展战略正好赶上国家应对金融危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机遇期,另外泸州的产业结构外向度不高,受金融危机影

7、响相对较小,因此投资的拉动效应、填平补齐效应明显,还处于基础设施完善、工业迅速赶超的阶段,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的压力较大,尚未形成清晰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向。2009年泸州的国民经济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第二产业增长率为22.8%,远高于GDP增长率(15.2%)、第一产业增长率(3.8%)、第三产业增长率(10.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2.9%,说明经济结构呈现明显的第二产业带动。2010年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八个大力推进”,包括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园区建设、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改革开放、城镇化进程、民生工程,也没有明确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