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248477
大小:26.7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6-13
《2018微观经济学复习题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观经济学》复习题第一章一,名词解释稀缺性经济学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均衡二,选择题C1、经济学可以定义为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 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C研究如何最合理配置资源于诸多用途 D 人们靠收入生活2、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BA世界上大多是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殆尽3、经济物品是指D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4、一国生产可能性
2、曲线以内的点表示B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充分利用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降低 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水平5、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B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得到充分的有效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 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D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6、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CA失业 B通货膨胀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7、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
3、圆点反映了BA资源子所有生产活动中都同样有效率 B成本递增规律C存在政府决策 D失业率高8、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DA生产什么 B怎样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9、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的命题CA1982年8月美国吧贴现率降到10%B联邦所得税的课税依据已经超过30000美元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平等的D1981年失业率超过9%第二章一、名词解释需求需求函数供给供给函数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交叉弹性吉芬商品低档品正常商品点弹性弧弹性蛛网模型二、选择题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除下列因素哪一种外,均保
4、持为常数?DA个人收入 B其余商品价值C个人偏好 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2'、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成反相变化,是因为CA替代效应的作用B收入效应的作用C上述两种效用同时发生作用D以上均不正确3、其他因素不变,某商品价格下降将导致C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 D需求量减少4、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BA购买者收入变化 B商品价格下降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偏好变化5、在得出某农民的某商品供给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均保持为常量DA技术水平 B投入
5、价格C自然特点 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6、建筑工人的工资提高将使AA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B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C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D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7、市场上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DA产品价格超过均衡价格B该产品是优质产品C该产品是供不应求D该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8、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材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B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供给曲线向右移动9、弧弹性系数对曲线型需求曲线的点弹性行系数的估计在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将得到改善C
6、A弧长变短时B弧的曲率变小时C上面两者都发生时D上述都不变时10、若一条直线形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形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AA相同B不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看切点位置11、若X和Y产品的交叉弹性是-2.3,则两者是BA替代品B互补品C正常商品D劣质品12、如果人们收入增加,则食物在总支出的比重CA大大增加B稍有增加C下降D不变13、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元,假定需求弹性为零,可预料价格上升为BA小于5美元B等于5美元C大于5美元D不确定14、如果政府利用配给的方法来控制价格,这意味着AA供给和
7、需求的变化不能影响价格B政府通过移动供给曲线来抑制价格C政府通过移动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D政府通过移动供给和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15、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未来支持高价格,政府还需要做的是CA增加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农产品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16、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C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D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名词解释效用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
8、消费者均衡边际替代率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二、选择题1、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的X商品的心情甚于想要一单位的Y商品,原因是AA商品X有更多的效用B商品X的价格较低C善品X紧缺D商品X是满足精神需要的2、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