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毕业论文

铁路运输毕业论文

ID:10243644

大小:4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6-13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铁路运输毕业论文_第1页
铁路运输毕业论文_第2页
铁路运输毕业论文_第3页
铁路运输毕业论文_第4页
铁路运输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铁路运输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铁路运输毕业论文铁路运输专业毕业论文要求指导老师:肖龙文电话:13975881040邮箱xlw65126.com一、选题要求:1、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的内容。2、尽量与科研和生产实际相结合。3、每位学员需独立完成一个选题。4、附件1中列有参考选题,学员可从其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选题,也可以结合实际自拟题目,但必须与所学专业内容相关。二、论文格式要求(见附件2)。具体格式参考下面一篇论文三、论文提交:如论文必须在规定时间提交,要求打印附件1: 铁路运输管理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序号参考选题1铁路多元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2实施铁路客运营销快速反应机制相关问题研究3铁路客运营销若干关键问题探讨4以市场为导向全面促进铁路货运代理的发展5关于铁路客运站服务质量的调查与思考6依托服务营销促进铁路发展7对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的理性思考8铁路安全事故成因与管理对策研究9 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现状及其对策研究10铁路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探讨11运输企业向适应现代物流发展方向转型问题的研究12加快运输企业提供具有物流运作特点的运输服务探讨13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竞争力的途径14提速条件下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技术和组织措施15对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16对铁路货运站开展物流配送业务的探讨17客运专线建成后的运输组织模式18铁路客货营销的新思路19建立铁路快速货物运输网络的探讨20 铁路技术站(或客运站)提高运输生产效率的技术和组织措施21铁路局管内优化车站布局的问题22对铁路运输发展评价指标的探讨与分析23珠江三角洲轨道交通有关问题研究(包括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24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有关问题研究(包括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25客货运市场营销有关问题研究26客、货运站技术设备管理27车站作业、安全管理28相关信息系统研究序号参考选题29编组站作业组织相关问题研究30X枢纽运输组织(运输设备、运输能力等)相关问题研究31 铁路运输发展战略探讨32铁路、公路客运市场竞争焦点及对策探讨33铁路货运市场营销探讨34铁路客运市场营销探讨35 铁路运输企业向现代化物流企业转型问题的探讨36铁路服务理念创新的探讨37铁路货物运输的发展策略分析38铁路旅客运输的发展策略分析39如何提高铁路运输产品的竞争力40铁路客运公交化经营的探讨41铁路货物(旅客)运输的现状与发展策略42铁路班组建设43城市铁路与车站规划、车站站址选择、改扩建车站扩能44实现铁路货运市场营销4Ps到4Cs的转变45铁路货运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46关系营销在货运业务中的应用47关系营销在客运业务中的应用48适应跨越式发展的铁路修理集中化的研究49铁路货运产品规模经济性的研究50货物运输的价格弹性与价格对策51铁路货运的市场竞争性定价策略研究52铁路企业发展战略研究53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54提高铁路货物运输时效的途径55提速条件下铁路货物运输组织的相关问题研究56对 铁路运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57对铁路货运站开展物流配送业务的探讨58铁路客货运输市场营销的新思路59对完善铁路运输法规的探讨序号参考选题60建立铁路快速货物运输网络的探讨61提高运输生产效率的技术和组织措施62铁路车站布局优化分析63推进铁路运输信息建设的措施64 铁路运输价格的研究65铁路客运营销研究66铁路货运营销研究67铁路通过能力分析68铁路班组建设的探讨69铁路综合经济效益指标的研究70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研究71铁路车站工作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72加强安全预测与控制行车事故的探讨73铁路提速对铁路的影响74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市场营销研究75铁路货(客)运服务质量综合评价研究76论价格(产品)策略在铁路货(客)运服务中的应用77论铁路货(客)运服务中的关系营销78XX铁路枢纽货运集中化发展建议79铁路(枢纽)货运集中化模式研究80铁路枢纽地区货运管理改革81路网上危险货物专办站的合理布局82 铁路运输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83铁路集装箱运输组织优化84铁路融入现代物流的模式与切入点85铁路货运代理的发展模式86铁路货运组织优化87铁路集装箱理论集中化后班列组织方式 88 压缩集装箱在轮停时的措施89集装箱港站联系组织附件2 毕业论文规范要求一、毕业论文的撰写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通常由题目(标题)、摘要、引言(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构成。整篇论文字数不少于8000字,书写方式必须为计算机打印,具体要求如下: 题目:即标题,它的主要作用是概括整个论文的中心内容。因此,题目要确切、恰当、鲜明、简短、精炼。摘要: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是全文的缩影,是长篇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论文内容不加评论的简单陈述。摘要中应写的内容一般包括课题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的内容必须具体化,一般用第三人称。一篇摘要中文字数300字左右。结尾要注明3—5个关键词。前言:前言相当于论文的开头,它是三段式论文的第一段(后两段是本论和结论)。前言与摘要写法不完全相同,摘要要写得高度概括、简略,前言可以稍加具体一些,简要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前沿、课题的目标研究范围和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文字以800字左右为宜。前言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主要观点是什么;(2)对本论文研究主要范围内已有文献的评述(包括与课题相关的历史的回顾,资料来源、性质及运用情况等);(3)说明本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手段、方式,明确研究工作的界限和规模。正文:论文的正文是作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详细的表述,应包括以下内容:(1)理论分析部分详细说明自己的分析和计算,指出所应用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的依据、特点、改进和创新,以便指导教师审查和纠正,这一部分所占篇幅不宜过多,应以简练、明了的文字概括表述;(2)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分别以下面几种方法说明 用实验方法研究课题,应具体说明试验用的装置、仪器、原材料的性能等是否标准,并应对所有装置、仪器、原材料做出检验和标定。对实验的过程和操作方法,力求叙述地简明扼要,对实验结果的记录、分析,对人所共知的或细节性的内容不必过分详述。用理论推导的手段和方法达到研究目的时,这方面内容要精心组织,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推理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以论点为中枢,组织成完整而严谨的内容整体。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达到研究目的的,调查目标、对象、范围、时间、地点、调查的过程和方法等,这些内容与研究的最终结果有关系,但不是结果本身,所以一定要简述。但对调查所提的样本、数据、新的发现等则应详细说明,这是结论产生的依据。(3)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是全文的心脏,一般要占较多篇幅。在写作时,应对研究成果精心筛选,把那些必要而充分的数据、现象、样品、认识等选出来,写进去,作为分析的依据;应尽量避免事无巨细,把所得结果和盘托出。在对结果作定性和定量分析时,应说明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误差分析,说明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证性,交待理论推导中认识的由来和发展,以便别人以此为根据进行核实验证。对结果进行分析后所得到的结论和推论,也应说明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恰当运用表和图做结果与分析是科技论文通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结论: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联系实际结果,指出它的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和在实际中推广应用的可能性;在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和主张,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全文的思想体现,一般写得概括、篇幅较短。撰写时应注意下列事项:结论要简单、明确。在措辞上应严密,但又容易被人领会。结论应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属于前人和他人已有过的结论可少提。要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研究的成果,切忌言过其实,在无充分把握时,应留有余地。参考文献:对那些重要的学术性强的、在论文中引用过的文献,一般都应按文献在文中出现的次序列出来。每篇毕业论文应至少有6篇参考文献。附录:在论文之后附上不便放进正文的重要数据、表格、公式、图纸、程序等资料,供读者阅读论文时参考。二、毕业论文的一般格式 毕业论文书写装订,格式应符合下列次序:(1)题目(封面)封面应使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封面,并按要求填写。目录(2)摘要摘要之后为关键词。(3)前言(4)论文主题内容。(5)结尾,即结论。(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按学校有关规定书写:1)参考文献要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依次编号,集中在论文后部列出。文献的号码一律用方括号括起来。2)图书文献的抄写格式:文献序号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页号。(7)附录符号或术语汇编。(8)封底三、基本写作要求(1)论文应使用统一的论文纸(纸张大小以A4为准)打印。(2)每篇论文要求文句通顺,页面整洁,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3)各种图表(包括系统中的流程图、专题图、统计图表、程序框图等)必须严格符号规范,不许复印,也不能用铅笔、圆珠笔绘图。每幅插图应有图号和图名,居中写在插图下方。表格应有表号和表名,居中写在表格的上方。(4)论文具体版面格式要求为:①一律使用A4纸撰写,单面使用,背面不得书写正文或绘制图表。②编排格式:一级标题:3号黑体,顶格,加粗二级标题:5号黑体,顶格,加粗三级标题:5号楷体,顶格,正文:5号宋体,每段首行空两个表号(名)、图号(名):小5号黑体参考文献:小5号楷体版芯:39行40字(5)论文装订成册,要整齐清洁。(6)不合要求的论文一律退回重写。中南大学CENTRALSOUTHUNIVERSITY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广深线运输组织与能力研究学生姓名:指导老师:专业班级:完成时间:广深线运输组织与能力研究摘要:以广深线为背景,以《技规》和既有的规章制度等技术文件为依据,在确保安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详细地阐述和具体分析了广深线的技术特征及运能的不足,通过深入现场调研,运输数据分析,以及听取有关方面意见,按照可操作性和现场相适应的原则,着重对通过能力、车流组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解编作业,整合车流组织车站营业布局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强与扩充车站能力,调整调车机配属管理,加强对司机效率指标考核,提高调车机使用效率。优化作业流程,广深线推行天窗集中修,CTC 项目上马前,无线调度电话录音装置尽快投入使用,改革陈规旧矩,完善规章制度,实现减员增效等具体的优化组织建议,该文对广深铁路的运输组织及扩能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关键词:运输;组织;能力;研究前言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泛珠三角大经济圈的形成,对广深线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商机,标志着该线在路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近两年运量增长的势头,可以预计,运量与运能的矛盾也将日趋突出。对此,无论从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广深自身的责任和效益考虑,提高运输能力、满足运量的需要为当务之急,也成为必须研究和实施的问题。目前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广深四线建设工程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随着运输发展的深入,新设备和新技术的投入使用,从宏观上达到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的目的。但是就目前而言,在技术管理和设备完善依然存在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对新运输条件下成果的实施的研究将对广深线的畅通发挥立竿见影的作用。因此,理顺广深线运输组织,调整广深线生产布局和设备扩能,将是广深线整体能力协调的重要环节。针对以上所述,本设计出于提高广深运能和效率的目的,对广深线运输组织优化及运输能力扩充问题进行了探讨。1车站的技术特征和分析1.1广深铁路地理位置和在路网中的地位广深铁路,穿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腹地,连接京广、京九、广茂、平南、平盐和香港九广铁路,是中国华南地区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内陆通往香港的唯一铁路通道,具有良好的区域地缘优势。广深铁路是中国目前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铁路,也是中国目前唯一开行时速200 公里高速旅客列车的铁路。广深公司主要经营广州至深圳间客货运输业务及长途旅客、货物运输服务,并与香港九广铁路公司合作经营广九直通车旅客运输业务。广深铁路是中国铁路客运业务最繁忙的线路之一。本线开行的旅客列车达104对,其中广深间城际特快旅客列车64对,普速旅客列车4对,广九直通车14对,长途旅客列车22对。广深间平均每15分钟开行一对特快旅客列车,初步实现城际高速旅客列车运行公交化。1.2车站概况广深线有26个车站。其中,一等站3个:广州东、深圳北、深圳;二等站3个:黄埔、东莞、平湖南;三等站5个:石牌、吉山、下元、石龙、樟木头;另有四等站7个,五等站8个。按车站业务性质分,有客运营业站1个,货运营业站17个,客货运营业站7个;从车站技术性质分,平湖南站为编组站,其余均为中间站。平湖南站有半自动驼峰一座,配备点连式调速系统,深圳北站有半自动驼峰一座,配备反坡全顶式调速系统,下元站有简易驼峰一座,配备全顶式减速系统。车站概况表表1-1序业务性到发调车机车站等级员工数量驼峰设备日装(车)日卸(车)号质线车配备1广州东一客货1727.915.72石牌三货运1012.234.13吉山三货运684135.342.14下元三货运91261简易252.363.25南岗四396新塘四4127塘美五278仙村四货运72413.89石滩四61810红海四货运5451930.211石龙三客货7852.112.412茶山四货运829129.313南社五2814横沥四 货运31515东莞二客货131211916土塘五2817樟木头三客货681482.818林村五2819塘头厦四货运721.37.920天堂围四3121平湖四客货8544.345.722平湖南二货运131864半自动化13.915.523布吉四客货95110.251.724深圳北一货运132892半自动化30.285.425深圳一客运826黄埔二货运4144155.476.3广深合计16428660上述各站概况见表1-1。从表中可以看出广深线车站布局及运输特点:(1)密度大。突出的表现在广深线平均站距只有5.5km是全路少有的站位高密度的线路;(2)从客运运输环境来看,广州、深圳具有客流集散的强大资源,两站年旅客发送量占总和的81.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发展对外来人口的吸引,长短线客流长久不衰的局面,形成了全路独特的区段客流和中间站客流同时并举的条件。(3)广深线接入的年到发量在万吨以上的专用线、专用铁道多达6条,发送量占75%的比例,成为长期以来广深公司货运量的支柱,也是今后运量增长的希望。(4)货运量集中。广州枢纽的高等级站群是全路货物到发的“旺地”之一,其内的货物到发量占总和的80%。同时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需要的原材料的输入,构成了强烈的卸车大于装车的特点,成为全路排空车车源的所在地之一。1.3主要基础设施、运输装备及功能特性1.3.1基础设施广深线准高速双线是国内目前技术程度较高, 客车商业运行速度最快的铁路线之一。多年以来,“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经营模式更新了先进运输技术设备,特别是客运运输设备不断发展,促成了客运运量不断增大,使总体效益不断提高。相比之下,广深第三线表现了先天不足的问题。线、桥标准低,与准高线形成明显的反差。1.3.2信联闭设备几年来,电务信、联、闭的改善,有力的提高了运输能力。除广深线第三线保留了64D半自动闭塞,广深线准高线双线均采用UM71四显示自动闭塞,使列车运行间隔具有从过去的8分钟压缩到7分以下的安全保证。车站信号联锁绝大多数为电气集中联锁,接发列车作业的效率与安全条件取得了较大的提高。1.3.3列车开行及牵引动力当前,广深线准高线上、下行线为客运专线,主要开行特快列车;广深第三线为客货车两用线,开行普速客车和货物列车。广深线除动车组外,客运机车配备SS8和DF11;货运机车配备SS1和DF4;调车机机型为DF5和DF12。上述情况,决定了广深线的功能的特性:(1)广深三线的线路允许速度低,只有110km/h。(2)由于机车车辆装备、基础设施状态和列车性质,列车速度等级多,分为7种:即、、“新时速”“蓝箭”“KTT”(以上均为动车组)、准高速、快速、普快、货物列车。(3)客货车的混跑,速度级差扩大,形成了客车扣除系数的增加,使通过能力的发挥受到限制。1.4主要运输指标和工作量完成情况从表1-2可以看出广深铁路运输的走势:(1)货车工作量逐年加大,特别反映到分界口接重的增加,直接构成了周转量的增大。 (2)旅客发送增长明显。适应旅客运输市场的变化,旅客列车对数急剧的增加,出现了全路所没有的客车对数多于货车的局面。广深运输指标完成情况表1-2年发货运周客运周旅客发日均日均送转万转万中年份日装日卸送万停时旅速周时工作运用万吨公人公时人量车吨里里1999369696642.82354.22082062804238.225.824.21.14151517302000356713650.82574.12071653015177.524.823.31.08154816692001365678677.52781.92082553257936.121.321.11.08153416532002380640726.627741926033453155.921.620.81.16144716832003346628646.726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