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secret

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secret

ID:10238088

大小:9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6-12

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secret_第1页
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secret_第2页
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secret_第3页
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secret_第4页
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secret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secre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路基工程㈠、填筑压实的质量通病1、超厚填筑⑴病害现象及原因    路基填筑压实质量通病为不按规定的虚铺厚度填筑,严重者,一次填高在六七十厘米。结果不能将所铺层厚内的松土全部碾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致使路基弯沉达不到要求,或造成路基结构沉陷。⑵预防措施①加强技术培训,使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了解分层压实的意义。②要向操作者做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不超过有关规定。③严格操作要求,严格质量管理,惩戒有意偷工者。2、倾斜碾压⑴病害现象及原因    由

2、于在填筑段内未将底层整平,即进行填筑,使填筑段内随高随低,碾轮爬坡碾压。结果使碾轮压实重力产生分力损失,在纵坡上使碾轮重不能发挥最大的压实功能,坡度越大损失的压实功能越大。⑵预防措施  在路基总宽度内,应采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路基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作成台阶。分段填土时,应分层倒退留出台阶。台阶高等于压实厚度,台阶宽不小于1m。3、挟带有机物或过湿土的回填⑴病害现象及原因    回填土中挟有有机物容易在有机物腐烂后,在土体中形成空洞;而超过压实最佳含水量的过湿土,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都会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陷,或路

3、基弹软现象。⑵预防措施①提高施工操作者的技术素质,对路基填土加强管理。②填土路基在填筑前要清除地面杂草、淤泥等,过湿土及含有有机质的土一律不得使用。③过湿土,要经过晾晒或掺加石灰,降低至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摊铺压实。㈡、路肩、边坡质量通病1路肩、边坡松软⑴病害现象及原因    路肩和边坡碾压不到位或者填方宽度不够最后以松土贴坡,或者路基填方属砂性土或散粒料,所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差。⑵预防措施①填方路堤分层碾压,两侧应分别有20~30cm的超宽,最后路基修整时施以削坡,不得有贴坡现象,如有个别严重亏坡,应将原边坡挖成

4、台阶,分层填补压实。②路基填方如属砂性土或松散散料,其边坡应预护砌或栽种草皮、灌木丛以保护,最直接的办法是采用粘性包边土。③采用石灰土或砾料石灰土稳定路肩;④在路肩外侧,用块石或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护肩带。其最小宽度≥200mm;⑤铺条形草皮或全铺方块草皮进行边坡植被防护。⑥采用片石,卵石或预制块铺砌在边坡表面,用以加固边坡。2、边坡坡度不够⑴病害现象及原因    受条件限制等因素影响,下层路基填筑宽度窄于路基下口设计宽度,从而使得填土路堤边坡坡度小于设计坡率。⑵预防措施①要按照设计边坡坡率施工,使用坡度尺检查控制坡度

5、,不小于设计规定。②如受条件限制,边坡小于1:1.5时,要护砌砖石护坡。边坡直立时要砌筑挡土墙。3、路肩积水⑴病害现象及原因    路肩碾压不实,与路面接茬处的路肩经右侧车轮反复走压下沉,形成沟槽,或者虽已碾压但未经修整,形成横向反坡。结果造成路面边缘部位积水,积水下渗后使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⑵预防措施①重视路肩工序的质量控制,按设计横坡进行碾压修整,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横坡偏差不大于±1%。②要求路肩不得有积水现象。二、桥梁工程㈠、基础开挖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浅基基底超挖⑴病害的现象及预防措施    由于采

6、用机械开挖时,施工现场未设专人盯测槽底标高,而造成基坑槽底超挖超过设计深度。⑵预防措施①机械开挖时,槽底的控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提高15~30cm,机械挖完后,在用人工清槽。②改进机械挖土的铲斗,减小斗齿扰动土的厚度,相应减少槽底预留厚度。配合专人,随挖随按槽底设计标高,进行人工清槽。2、基坑浸水⑴病害的现象及原因    由于基坑开挖时,防水、排水措施没有或考虑不周或开挖前,不进行人工降水,以及人工降水失效,造成基坑浸水,使地下水或地面水淹没基坑槽底。⑵预防措施①开挖基坑前,在基坑周围的场地上,设置排水系统,截留地面

7、水,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②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需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可采用明排水和三级深度挖土法挖基坑。即挖土深度和排水沟、集水井,始终保持三级深差,每级深差一般为0.2~0.5m。开挖时,先从标高最低处开始,并在最低处设置集水井,。除明排水外,也可采用各种井点降水法,将地下水降至基坑最低标高以下0.5m在开挖。③如果基坑开挖后,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时,可在基坑设计标高之上,预留0.15~0.3m厚的一层土不挖,待下一工序开始前,在人工开挖至槽底的设计标高。3、基底扰动⑴病害的现象及原因    由于开挖时发生

8、超挖,仅用虚土掩盖,未做地基处理,或地基浸水后人下去挖排水沟,清淤泥,基底原状土受践踏由固体变为流体。⑵预防措施①采取防止超挖的措施防止超挖;采用防止浸水的措施防止浸水。②发生水浸后,避免在晾晒干前,人为扰动基底原状土。4、流砂⑴病害的现象    开挖基坑时,遇粉、细砂层,由于排水方法不当,粉土粒、细砂粒随抽水而发生“浮扬”状态,头天挖至设计标高,第二天坑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