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灯具—— 追寻光明的记忆

古代灯具—— 追寻光明的记忆

ID:10212051

大小:3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6-12

古代灯具—— 追寻光明的记忆_第1页
古代灯具—— 追寻光明的记忆_第2页
古代灯具—— 追寻光明的记忆_第3页
古代灯具—— 追寻光明的记忆_第4页
古代灯具—— 追寻光明的记忆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灯具—— 追寻光明的记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灯具——追寻光明的记忆人类认识和保存火是灯具发明的前提。黑夜自古以来就不是人类的朋友,它不仅限制了人们的各种活动,也为野兽活动和袭击人类提供了良机。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人类远祖,不知对黑夜又是怎样诅咒的。数十万年前,随着人类对自然界产生的火的功用的认识不断提高,火不仅成了人们美食熟物的最珍贵的财富,也成了人们用来照明、驱逐黑暗的唯一工具。又经过漫长岁月的生活实践,为满足照明方式的不同需要,人们逐渐开始有意识地借用一些辅助设备来固定保存一定的火源。这些用来固定一定火源的辅助设备经过不断地改进和演变,就出现了专用照明的灯具。

2、    灯字探源    灯和灯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在考古发掘所见或传世品中,战国以前都还没发现名为灯的实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也未见过灯、烛之类字样。结合文献来看,西周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烛”,应是最早的照明用器的记载。  文献资料表明,西周时的“烛”是一种由易燃材料制成的火把,没有点燃的火把通称为燋,故可以抱燋。用于执持的已被点燃的火把称之为烛;放在地上的用来点燃的成堆细草和树枝叫做燎;燎置于门外的称大烛,门内的则称庭燎。至于贵族家居或民间所用的“烛”是什么样子,限于考古资料限制,现在还不得而知。从发现和出土的大量战国

3、时期精美灯具来看,在此以前灯具应该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战国时期虽还没有发现带有铭文款识的,但在《楚辞·招魂》中却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的记载,说明战国时已出现“镫”这个名称了。在周代,“镫”、“登”通用。《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豆笾,瓦豆谓之登。”《礼记·祭统》云:“夫人荐豆执校,执醴授之执镫。”古人把“镫”称灯,应是字义的假借。从战国一些铜豆形灯自名为“烛豆”这一现象来看,也证明了灯是由豆演变而来的这一史实。     华灯初现——战国、秦朝灯具    从现存战国时期的灯具来看,这一时期的灯具以青铜质为主体

4、。主要出自河南、河北、四川、山东和北京等地的一些战国中晚期贵族墓中,多为贵族实用器。陶质灯见于发掘报告的主要有湖南长沙黄土岭魏家大堆战国墓和广西平乐银山战国墓等地,其他地方虽有发现,因与传统的陶豆无异,往往被当作陶豆,并没归于灯类。这类灯应为下层社会所用,因其无法与华美的青铜灯相比,再加上很难从陶豆中区别出来,这类灯虽然数量不少,但并没有引起考古工作者的重视。 秦汉时期的人俑灯  人俑灯是战国时期青铜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河北省平山县出土的银首人俑灯,湖北省江陵望山出土的人骑驼铜灯,山东省诸城发现的铜人擎双灯,河南省三门峡上

5、村岭出土的跽坐人铜灯,这些灯的人俑形象有男有女,多为身份卑微的当地人形象。一俑所持灯盘从1~3个不等。灯盘有圆环凹槽形和盘形两种形制,前者有3个支钎,后者多为1个支钎。   多枝灯(又称树形灯)也是战国青铜灯具一个重要的品类,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平山县中山王陵墓出土的一件十五连枝灯,形制如同一棵繁茂的大树,支撑着15个灯盏,灯盏错落有致,枝上饰有游龙、鸣鸟、玩猴等,情态各异,妙趣横生。  战国时期玉质灯具极为少见。故宫博物院勾莲纹青玉灯为传世品,从其精美造型来看,也应是上层社会的实用器具。  秦朝的灯具,出土实物不多,但从一

6、些文献记载中也可见其大貌。据《西京杂记》记载:“高祖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尤其惊异者,有青玉五枝镫,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镫,镫燃,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实物中以1966年咸阳塔儿坡出土的两件雁足灯最具代表性,灯形为一大雁之腿,股部托住一环形灯盘,盘内有3个灯钎。这说明秦代也有不少华丽的灯具。    精巧实用——两汉时期的灯具    两汉时期,我国灯具制造工艺有了新的发展,对战国和秦代灯具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由于两汉盛行“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丧葬观念,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灯具也成了髓葬品中的

7、常见之物,特为随葬而生产的陶质明器也极为丰富。  众多出土实物表明,这一时期的灯具不仅数量显著增多,而且无论材质或是种类都有新的发展。这说明灯具的使用已经相当普及。从质地看,在青铜灯具继续盛行、陶质灯具以新的姿态逐渐成为主流之外,还出现了铁、石质灯具。从功用上看,除原有的座灯外,又出现了行灯和吊灯。 秦汉时期的人俑灯两汉时期的青铜灯具与战国时期灯具一样,也出土于以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和其妻窦绾墓为代表的王族大墓中,多为实用器和宗庙用器。这些青铜灯具从器型上可分人俑灯、兽形灯和仿日用器型灯3大类。与战国时期青铜灯具相比出

8、现最大变化的是以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和其妻寞绾墓出土的长信宫铜灯、江苏邗江县甘泉乡文陵王刘荆墓出土的错银饰牛形铜灯和山西平朔照什八村出土的彩绘雁鱼铜灯等为代表的一批带烟道式座灯的出现。     这类灯具由灯盘、灯罩和具有收集烟灰功能的器座组成。灯盘有烛钎,可插烛扦。灯罩由可移动的弧形屏板构成,既可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