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填图记录要求

地质填图记录要求

ID:10204936

大小:53.1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6-12

地质填图记录要求_第1页
地质填图记录要求_第2页
地质填图记录要求_第3页
地质填图记录要求_第4页
地质填图记录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填图记录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路线编号:路线名称:目的任务:记录人:点号点位:X=Y=(坐标)Z=(高程)位于方位米处(地理位置)点性:地层分界点(xx与xx分界点)、岩性控制点、构造观察点、矿化点等,视具体情况而定露头:(天然、人工),(好、良好、较好,一般、差),沿(水沟、小路、陡坎、采石场等)出露描述内容:点处为xx岩、xx岩夹xx岩,xx岩与xx岩互层(岩性控制点);点北(东)为,点南(西)为(分界点)基本描述(必须有,如果不同岩性分开描述):岩石名称,颜色(新鲜面、风化面),风化程度(强中弱),赋存状态(致密坚硬、松散、

2、破碎),结构、构造,结晶程度(岩浆岩、变质岩),矿物成分(含量)、颗粒大小、形状(沉积岩颗粒磨圆度、变质岩与岩浆岩的等粒不等粒结晶或重结晶程度等)、矿物特征。岩层组合特征(岩层组合、层厚/板理/片理等厚度,各层比例)产状。补充描述(视地质点情况补充,本次重点围岩蚀变与矿化):围岩蚀变:蚀变类型、蚀变矿物、组合特征、分布范围、蚀变强弱、重叠关系;蚀变与构造、蚀变与矿化的关系等。矿化:分布范围、产状(产出形态)、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矿物组合关系、粒度变化、矿化强度,矿化与岩性、蚀变、构造间的关系。构造:包

3、括褶皱、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片理等。主要描述其形态、性质、规模、产状、发育程度、空间关系、与岩性关系。对断层破碎带要详细描述其结构面特征,破碎带的宽带、破碎程度、充填物性质,角砾成分(磨圆度、粒度大小)、断层性质等。接触关系(岩体):接触带特征,侵入岩岩相变化、原生构造;内外接触带的变化特点;接触带产状变化接触关系(侵入、整合、不整合、断层):性质描述、依据描述;素描图及照片:素描图要有图名、线比例尺、方位、图例等,照片要有编号、照相方位、内容或现象描述等;各类样品:要有系统编号、岩性、采样位置

4、(米距);产状:地层、接触关系、构造等产状路线地质(必须有):1)记录的地质现象要有准确位置(对应某个地质点的方位和平距)。2)应记录地质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并说明与已知地质点有无差异或变化,一般不进行岩性描述,对新发现的不够分层精度的岩石可作描述。。3)路线上尽可能多地实测岩层产状,注意产状变化并分析原因。4)每条路线的观察记录具有连续性。必要时可作路线剖面图或平面图表示地质体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格式:D往xx方向0-24m为砂岩,10m处见石英脉,宽20-40cm,见稀疏浸染状分布的黄铁矿化24-9

5、6m为。。。。。。1、沉积岩地区:首先搞清地层层序,然后对具体岩石进行描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粒度、岩石命名、风化岩外貌特征、次生变化等),对地层厚度变化、化石层、含矿层、标志层应详尽描述。2、变质岩区:记录描述岩石的产出状态、颜色、构造、主要及次要矿物含量,不同矿物的排列方式及不同岩性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特征矿物(白云母、黑云母、铁铝榴石、十字石、蓝闪石、矽线石等)的出现与否,原生层理及片麻理的产状、构造的叠加与否,原生层理及片麻理的产状、构造的叠加与否,有无混合岩及脉体情况、岩层厚度沿走向

6、的变化情况及次生变化和风化外貌,特别要注意收集说明地层是否倒转或正常的证据。3、侵人岩地区:(1)岩石的颜色和风化色(2)岩石的结构类型,对花岗岩进行一期结构、二期结构、微花岗结构、碎裂结构、改造结构描述。(3)岩石的颗粒大小极粗(大于10mm)、粗粒(5—10mm)、中粒(2—5mmm)、细粒(0.2—2mm)、微粒(0.2—0.1mm)、显微晶(0.05—0.1mm)、显微隐晶(<0.05mm)。要具体定出肉眼观察而估计的粒级,然后根据薄片较正注解。斑状结构和似斑状(巨晶)结构:在一期结构花岗岩中

7、用似斑状结构;在二期结构及微花岗结构花岗岩中用斑状结构。要分出含斑(5%以下)、少斑(10%以下)、斑状(30%以下)、多斑(30%以上)及巨斑等。等粒结构和不等粒结构。(4)岩石的矿物成分及百分合量,矿物结构特征:先描述铁镁质矿物,如黑云母、角闪石、白云母等;然后描述长英质矿物,如钾长石、斜长石和石英。描述内客:a)矿物的百分含量b)矿物的粒径和变化范围C)矿物的颜色d)矿物定向排列情况e)矿物自形程度f)矿物的晶形g)矿物中的包体h)矿物产出方式:单个晶体、晶体巢合体,两个世代的矿物团块。i)斑晶

8、的大小和丰度,斑晶的形状、特征和包裹体等,斑晶和基质的关系,斑晶与基质必须分开描述。j)副矿物的种类k)叶理和定向构造:先描述有与无,发育情况如何,产状。l)捕掳体及包体:百分含量,大小范围、岩性、有无巨晶,有无镁铁质,是同源还是异源。形态(棱角状、圆状椭圆状、透镜状、扁平状)。m)岩墙及岩脉:岩性、宽度、产状。对具体的观测点或露头点描述记录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有详有简。(5)对以上描述提出该岩石的宏观鉴定特征,抓住其中最特征的,而且能与其它岩石相区别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