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200073
大小:7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6-12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巴赫、亨德尔)概述巴罗克时期的音乐风格与音乐体裁品种比文艺复兴时期更加丰富,歌剧的出现及发展、器乐地位的极大提高等等都给音乐史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从这时起的重要作曲家的创作已基本进入我们今人音乐生活的“保留曲目或剧目”之中(尤其是巴罗克晚期的器乐作品),成为今人审美经验的组成部分。音乐史上通常将1600年(歌剧诞生)至1750年(巴赫去世)的这段时期称为巴罗克时期。巴罗克(baroque)一词源自葡萄牙语(barroco),意为不规则的珍珠,它原是建筑和绘画中的用语,像说巴罗克风格建筑、巴
2、罗克风格绘画,是一种打破均衡的状态,华丽、动态、色彩鲜明,富于装饰(看图片)。而这些特征在最初的评论中却是贬义,暗示了某种臃肿、古怪和过分渲染的东西。在音乐上,这种状况同样存在。美国音乐学家帕利斯卡(1921-2001),他是很有影响的西方音乐史研究者,与格劳特合著《西方音乐史》,《巴罗克音乐》并写了很多早期音乐研究的论文。他则认为“巴罗克”一词的运用最初是在音乐上。但无论其起源于那一领域中,但最终巴罗克成为艺术史上1600年后约150年时间的代名词,它事实上给这个有某种程度的内在统一的时代贴上一个标签,让
3、我们重新认识一个时代,一个新的的风格。我们教材上简单介绍了“音乐巴罗克”的史学史(看教材P93下面一段),对巴罗克一词在音乐上最初贬义的运用到音乐史学家对它从风格到理论逐步的阐述,直至20世纪,针对这段时期及其风格的总体认识才客观的呈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间距离越远,就越能客观地去认识,我们现在看我们时代的音乐(21世纪)和几百年后的人看我们这个时代的音乐是不同的,这就是历史性。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认识过去,并指导我们走向未来,(没有历史似吃一百个豆不嫌腥、熊瞎子掰苞米、记吃不记打),
4、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时期等等我们之前的时代属于我们的历史,而我们的时代终将会成为别人了历史。在音乐中对应的巴罗克风格笼统地来解释:恢弘、豪华、夸张、对比、装饰,具体到他的特点后面第一章给予了系统的介绍。(94.3)在文艺复兴时期,在发掘人的理性风潮中出现了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和达·芬奇,科学方面的哥白尼,文学方面的莎士比亚等伟大的历史人物,到了巴罗克时期,巨人式的人物更是层出不穷,科学家牛顿,哲学家笛卡尔,文学家莫里哀,画家鲁本斯等等,音乐家巴赫和亨德尔,他们可以说是西方音乐发展的奠基人,无数的后辈们从他们那
5、里受到启示,其音乐技术和精神好像有永不过时的保质期。他们唱片的发行和音乐家的演绎是长久不衰的,(盗版碟市场属于长线销售的),我们看一本书的畅销与否,不单单看它的销售量,还有它的再版数,格劳特音乐史现在已经第六版了,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已经是第16版了,这无形中证明了它的价值。(94.4、5)宗教音乐经过了文艺复兴艺术大师的洗礼已逐渐趋于世俗化,巴罗克时期的宗教音乐继续从声乐中汲取营养,产生清唱剧、康塔塔、受难曲,虽然它的宗教性由于技法和风格的改变而削减,但其艺术性仍然是具有价值的。教会对音乐的统治到了巴罗
6、克时期已由宫廷和中产阶级开始接替,他们慷慨的赞助音乐的创作和活动等等,使音乐有了非常自由的发展环境,比如建立歌剧院,发行乐谱等等,使音乐容易地普及与民众,许多大的宫廷和贵族,更是重要的音乐中心,他们与音乐家形成良好的赞助与被赞助的关系,使音乐家能创作出更好的音乐。从而,欧洲各国的音乐发展不再以罗马天主教传统为中心,如意大利从声乐到器乐都带出新的体裁和风格,尤以歌剧突出;法国爱好华丽,音乐中来自芭蕾舞的因素成为其特色(吕利歌剧芭蕾、库普兰的古钢琴);德国由于战争,音乐发展一直较为保守,也就是这种保守,使他们在
7、宗教音乐领域独占鳌头(管风琴音乐、巴赫)。各个国家不同发展状况带出各自的音乐个性和民族风格。教材介绍了巴罗克时期音乐发展的大致分期:早中晚,就是巴罗克风格的形成期、定型期和盛期。我们更方便认识,其实是从两大类:声乐(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受难曲)和器乐(奏鸣曲、协奏曲、赋格、组曲等),巴罗克时期已不像以往的音乐主要以声乐为主,这时的器乐已经是独立的、成形的,将与声乐并行,而后还会超过它的重要领域。第一章 巴罗克音乐的主要特点第一节 两种常规这些特点的归结其实也是来自于格劳特音乐史,教材介绍的内容更符合我们中
8、国学生理解的模式,我们首先来认识第一个特点:两种常规,对格劳特音乐史翻译称两种实践——第一(primaprattica)和第二(secondaprattica)。这样说我们在概念上可能会有些模糊,如果说成是两种风格会更容易理解。第一常规即古老风格,指尼德兰乐派一脉相承的复调创作传统,它在理论家扎里诺的著作《协和的体制》中有所表述和归纳,而且在帕莱斯特利那的作品中达到最终的完善(因而说帕莱斯特利那的创作是前辈创作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