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发育情况microsoft word

地层发育情况microsoft word

ID:10194819

大小:54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6-12

地层发育情况microsoft word_第1页
地层发育情况microsoft word_第2页
地层发育情况microsoft word_第3页
地层发育情况microsoft word_第4页
地层发育情况microsoft word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层发育情况microsoft word》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地层发育概况  本区地层属华北型。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迭统、白垩系和第三系。全区范围内所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上石炭统至二迭系,中生界的上三迭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本区的地层层序、地层单位的划分、各地层的主要特征及接触关系。现按由老到新的顺序简述如下: (一)下元古界(Pt)  下元古界主要分布于盆地外围,即南部、东部,零星见于北部,是山海关地区广泛出露的下元古界混合岩化花岗岩的一部分。关于其成因和时代归属,目前仍有争议。河北二区

2、测队测得其绝对值为17.5亿年以上,故应把它归入到元古界,工区内主要出露的是混合岩化钾长花岗岩及混合岩化片麻岩,呈基岩产出,因主体分布在辽宁绥中一带,故通称绥中花岗岩(r2)。 (二)上元古界青白口群(q)1.下马岭组(qx)  下马岭组是工区内出露的最古老的沉积地层单位,角度不整合于绥中花岗岩之上。主要分布在张崖子鸡冠山一带,出露较好。标准剖面在张崖子。本组厚91米,由两个韵律层组成。第一个韵律的底部以灰白色粗粒长石石英净砂岩为主,除最底部含有少量砾石外,一般分选都很好,并可见许多海呈波痕,交错

3、层理,含海绿石,属滨海相沉积。下马岭组区域上的标准剖面在北京昌平县境内。2.景儿峪组(qj)本组整合于下马岭组之上,主要分布在工区东部地区,出露的最好剖面在李庄北沟,厚度约为28米。岩性由粗到细、由碎屑岩到粘土岩到碳酸盐,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与上覆下寒武统府君山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顶界标志为粉红色薄层状的泥灰岩,与下伏下马岭组的分界标志是以底部黄褐色或铁锈色的砂岩,且含较多的铁质及海绿石。反映了这个时期水体由浅到深的变化过程。 (三)古生界(Pz)1.寒武系(∈)  (1)府君山组(∈1f)  区

4、内本组标准剖面在东部落北,厚度为146米。岩性主要为深灰色豹皮状含沥青质白云质灰岩,含丰富的莱得利基虫(Redlichia)化石。本组属浅海相沉积,含有大量有机质,敲击有刺鼻臭味,若保存条件好,地温适宜,有生油能力。  在区域上本组可与昌平组对比。  (2)馒头组(∈1m)  本组平行不整合于府君山组之上,岩性主要是砖红色泥墙、页岩为主,底部具角砾岩和砾岩。页岩含石岩假晶,并夹少量白云质灰岩。砖红色泥岩、页岩是本组重要特征,其顶部以砖红色块状无层理的泥岩与毛庄组分界。由于本组岩石质软层薄,抗风化侵

5、蚀的能力较弱,地貌上多表现为相对低洼的地形,同时由于岩体侵入、构造破坏而出露零星。  本组尚未发现生物化石。但整个华北区都相当稳定,是典型的标志层。  本组的泥岩、页岩结构致密,可作为储油盖层。  (3)毛庄组(∈1mo)  本组整合于馒头组之上,本区毛庄组标准剖面在沙河寨西。岩性以紫红色页岩为主。页岩含少量白云母碎片。颜色比馒头组暗,俗称猪肝色。本组化石丰富,以褶颊虫类三叶虫为主,有辽西虫未定种,幕府山虫未定种等。其次是核形葛万藻未定种,并伴有腕足类化石。  本组主要为潮上带沉积,而白云质灰岩及

6、黄绿色页岩则为泻湖沉积。  (4)徐庄组(∈2x)  本区较好的剖面在东部落西。徐庄组与下伏毛庄组整合接触,分界标志是以黄绿色粉砂岩与暗紫色粉砂岩互层为标志:而毛庄组顶部则是单一的紫红色页岩。本组岩性为浅海相的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夹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机或扁豆体。本组化石丰富,有三叶虫及腕足类,以三叶虫为主,如波氏毕雷式虫、原附栉虫、辽阳虫等。  (5)张夏组(∈2x)  本组整合于徐庄组之上,以中厚层状的鲕状灰岩为张夏组底部。由于徐庄组的岩性较张夏组的岩性抗风化力弱,所以两

7、组分界处在地形上也有明显反映,即张夏组底部为一陡坎。本组厚130米,属浅海相沉积。下部岩性为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以鲕状灰岩为主夹藻灰岩、泥浆条带灰岩。  本组化石丰富,有德式虫、沟颊虫、双耳虫、叉尾虫、球接子虫、小裂头虫等。  (6)崮山组(∈3g)  本组整合于张夏组之上,岩性特征是:下部和上部都以紫红色砾屑灰岩及紫色粉砂岩为主;中部则是灰色的灰岩(有泥质条带灰岩、鲕状灰岩、藻灰岩等)。本组底部与下伏张夏组顶部的岩性差别很大,颜色和构造、成分变化明显。两组之间有明显的水下冲刷面,分层标志明

8、显。本组厚102米,属浅海相沉积。  本组化石非常丰富,主要三叶虫,其次是腕足类及叠层石。如蝙蝠虫、蝴蝶虫、王冠头虫等。  (7)长山组(∈3c)  本组整合于崮山组之上,底部标志为紫色生物碎屑灰岩,含海绿石,而崮山组顶部与本组的接触部位是灰色厚层状藻灰岩、含蝙蝠虫、蝴蝶虫等化石。本组厚18米。岩性为紫色砾屑灰岩、粉砂岩与页岩互层,夹有藻灰岩与生物碎屑灰岩。其中藻为柱状藻,紫色氧化圈非常清楚。紫色砾屑灰岩,俗称竹叶状灰岩,目前认为其形成于潮上带,为典型风暴岩。  本组化石更为丰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