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ID:10185820

大小:3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6-1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1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2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3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4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特征是“实践性”,学习方式是实践性学习,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给出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要求和原则,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资源上要求要具有极强的地方性,课程本身特有的生成性也拒绝固定的统一教材。因此,加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指定性学习领域,紧紧围绕“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

2、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三个维度,将包括校情、学情、学生所处的地域环境、团队活动、社区服务等大量的非指定领域与指定领域衔接、互补的加以整合,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对于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要而迫切。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特别校本课程体系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建构式发展与创生。通过调研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资源的开发、课程体系的构建、资源的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课程计划缺乏系统性,二是课程内容缺乏连续性和有效性,存在“打一枪、换一个点”的现象,三是成熟的课程资源不能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3、四是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的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充分。因此,今后一个时期,有必要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校本化“为主题,深入系统地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二、课题研究面临形势与任务  虽然新课程已经实施了近十年,但是,国内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教育部下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仅仅给出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一些大的要求和原则,而缺乏大量的“指定领域和非指定领域优质整合”的活动课题。目前,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国家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开发——推广策略,一是周期长,缺乏

4、灵活性,严重滞后于社会变革,尤其是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的成果和当地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变化,时效性差;二是学科专家处于课程开发的核心位置,课程设计定位在学科结构的层次,缺乏课程系统结构的整体把握,导致单一狭隘的专家型课程目标和决策渠道,缺乏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制与能力;三是“中央”与“外围”之间,亦即开发课程的学科专家与实际执行课程的教师之间,缺少应有的紧密联系,课程专家与学校及教师是“两张皮”,否定并闲置广大教师独立判断以及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了课程革新对于学校教育的实际影响,致使课程改革不能在教学质量上取得

5、预期的成果,出现所谓“革而不新”的现象。目前,可供实施的课题案例少,给操作层面的课程实施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从课程资源上说具有极强的地方性,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文化传统千差万别,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不可能统一,无法形成统一的教材或参考资料。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研究蓬勃开展,已经有了一批成果,出了不少书,但是,由于地区、学校的不同,教育资源的不同,加以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知识、能力储备的差异,有的课程资源根本无法借鉴使用,因此,加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积累课程实施经验,将包括校情、学情、学生所处的地域

6、环境、团队活动、社区服务等大量的非指定领域与指定领域衔接、互补的加以整合,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成为一种潮流。本课题研究的定位就是引导实验学校开发与构建独具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体系。三、课题的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结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及学生发展的需求而设置的国家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密切联系生活、社会和科技,在学生的实践与动手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实践科学结论,发

7、现新知识、形成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是指学校根据校园文化与办学理念、学校特色与教师特长,充分运用当地的社区资源,通过课程的实践与创新,自主开发与使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展课程校本化研究的目的,一是为了确保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和课程的有效实施,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协调发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对于创生课程资源和内容、充分利用共有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现

8、实意义,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