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78699
大小:2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2
《印制电路板(pcb)的常见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印制电路板(PCB)的常见结构印制电路板(PCB)的常见结构可以分为单层板(singleLayerPCB)、双层板(DoubleLayerPCB)和多层板(MultiLayerPCB)三种。一、单层板singleLayerPCB单层板(singleLayerPCB)是只有一个面敷铜,另一面没有敷铜的电路板。元器件一般情况是放置在没有敷铜的一面,敷铜的一面用于布线和元件焊接,如图所示。单层板singleLayerPCB结构示意图 二、双层板DoubleLayerPCB双层板(DoubleLayerPCB)是一种双面敷铜的电路板,两个
2、敷铜层通常被称为顶层(TopLayer)和底层(BottomLayer),两个敷铜面都可以布线,顶层一般为放置元件面,底层一般为元件焊接面,如图所示。双层板DoubleLayerPCB结构示意图三、多层板MultiLayerPCB多层板(MultiLayerPCB)就是包括多个工作层面的电路板,除了有顶层(TopLayer)和底层(BottomLayer)之外还有中间层,顶层和底层与双层面板一样,中间层可以是导线层、信号层、电源层或接地层,层与层之间是相互绝缘的,层与层之间的连接往往是通过孔来实现的。以四层板为例,如图234所示。
3、这个四层板除了具有顶层和底层之外,内部还具有一个地层和一个图234四层板结构四层板PCB结构示示意图 而六层板的结构还要比四层板多出两个内层,其结构如图236所示。六层板PCB结构示意图 尽管ProtelDXP支持72层板的设计,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六层板已经能够满足电路设计的要求,不必将电路板设计成更多层结构。PCB布线完成后应该检查的项目当设计完成一个PCB的时候,就需要检查这块PCB的一些相关的地方,因为,一块PCB,除了电气性能没有问题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相关的影响因素,本文介绍一些在设计完PCB后,应该检查的项目,希望给
4、PCB设计人员参考。PCB设计检查下述检查表包括有关设计周期的各个方面,对于特殊的:应用还应增加另外一些项目。通用PCB设计图检查项目1)电路分析了没有?为了平滑信号电路划分成基本单元没有?2)电路允许采用短的或隔离开的关键引线吗?3)必须屏蔽的地方,有效地屏蔽了吗?4)充分利用了基本网格图形没有?5)印制板的尺寸是否为最佳尺寸?6)是否尽可能使用选择的导线宽度和间距?7)是否采用了优选的焊盘尺寸和孔的尺寸?8)照相底版和简图是否合适?9)使用的跨接线是否最少?跨接线要穿过元件和附件吗?l0)装配后字母看得见吗?其尺寸和型号正确吗
5、?11)为了防止起泡,大面积的铜箔开窗口了没有?12)有工具定位孔吗?PCB电气特性检查项目1)是否分析了导线电阻、电感、电容的影响?尤其是对关键的压降相接地的影析了吗?2)导线附件的间距和形状是否符合绝缘要求?3)在关键之处是否控制和规定了绝缘电阻值?4)是否充分识别了极性?5)从几何学的角度衡量了导线间距对泄漏电阻、电压的影向吗?6)改变表面涂覆层的介质经过鉴定了吗?PCB物理特性检查项目1)所有焊盘及其位置是否适合总装?2)装配好的印制板是否能满足冲击和振功条件?3)规定的标准元件的间距是多大?4)安装不牢固的元件或较重的部
6、件固定好了吗?5)发热元件散热冷却正确吗?或者与印制板和其它热敏元件隔离了吗?6)分压器和其它多引线元件定位正确吗?7)元件安排和定向便于检查吗?8)是否消除了印制板上和整个印制板组装件上的所有可能产生的干扰?9)定位孔的尺寸是否正确?10)公差是否完全及合理?11)控制和签定过所有涂覆层的物理特性没有?12)孔和引线直径比是否公能接受的范围内?PCB机械设计因素虽然印制板采取机械方法支撑元件,但它不能作为整个设备的结构件来使用。在印制版的边沿部分,至少每隔5英寸进行一定的文撑。选择和设计印制板必须考虑的因素如下;1)印制板的结构
7、--尺寸和形状。2)需要的机械附件和插头(座)的类型。3)电路与其它电路及环境条件的适应性。4)根据一些因素,例如受热和灰尘来考虑垂直或水平安装印制板。5)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些环境因素,例如散热、通风、冲击、振动、湿度.灰尘、盐雾以及辐射线。6)支撑的程度。7)保持和固定。8)容易取下来。PCB印制板的安装要求至少应该在印制板三个边沿边缘1英寸的范围内支撑。根据实践经验,厚度为0.031----0.062英寸的印制板支撑点的间距至少应为4英寸;厚度大于0.093英寸的印制板,其支撑点的间距至少应为5英寸。采取这一措施可提高印制板的刚
8、性,并破坏印制板可能出现的谐振。某种印制板通常要在考虑下列因素之后,才能决定它们所采用的安装技术.1)印制板的尺寸和形状。2)输入、输出端接数。3)可以利用的设备空间。4)所希望的装卸方便性.5)安装附件的类型.6)要求的散热性。7)要求的可屏蔽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