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77571
大小:5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6-12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我的母亲》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的母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3、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热爱和怀念之情。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在合作交流中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2、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热爱和怀念之情。【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胡适先生的资料,反复朗读课文
2、结合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给课文作批注。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激活思维,导入新课同学们,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们的母亲未必是伟大的教育家,未必是著名的学者,但是当我们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时,会发现母亲是那样伟大,是那样可爱。胡适先生多年以后,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今天我们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板书课题:《我的母亲》二、出示活动任务1、理解文章的思路和主要内容。2、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热爱和怀念之情。3、理解作者的童年对表现母亲的作用。三、展示课
3、前自学成果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1、简介作者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的中国大学者。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诌议》,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2、了解背景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她23岁守寡,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之后,于46岁死去。冯顺弟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着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母亲。胡适自幼失
4、去了父亲,母亲用那瘦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在家里,母亲一人担当起了慈母和严父两个角色——既要把母爱倾注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家的温馨,又要严格管束孩子,让他们学会怎样去做人。这一切在胡适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最初、最深的回忆。胡适的母亲从幼年时期就表现出来的理性是非凡的,她的教子有方、她对于苦难的承受力和战胜苦难的韧性,她的大度和远见,都令人感到叹惊。可以断言,没有这位母亲,就不会有后来在学术上取得巨大成就的胡适。3、掌握重点词语多种形式读写以下重点生字、词语:文绉绉(zhōu)绰号(chuò)庶祖母(shù)吹笙(shēng)摹画(mó)眼翳(
5、yì)舔去(tiǎn)侮辱(wǔ)理解词语的意思: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翳: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龌龊:不干净,脏。比喻人品质恶劣;或形容气量狭小,拘于小节。下流:这里指卑鄙、不道德的意思。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轻薄:言语举动有轻佻和玩弄意味。四、课堂新授活动活动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同学们,胡适先生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位母亲,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呢?现在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根据文章思路将全文分为三部分,并写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点拨:第一部分:1——3自然
6、段,介绍我的小时侯的情况。第二部分:4——12自然段,回忆我的母亲严格管教我,与人相处的几件事。第三部分:15自然段,感谢母亲对我的影响。2、我会简要概括母亲的主要性格特征。点拨:疼爱孩子,要求严格,善良、宽容、有刚气。3、这篇文章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点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从下面语句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感情:“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
7、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活动二:快速默读,自主探究胡适的童年同学们,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胡适童年时候母亲的事情,那么,胡适的童年是怎样的情况呢?大家小声默读课文第一部分,自主探究以下问题:1、第一部分写了作者童年的几件事情?可以看出作者的童年是怎样的?点拨:写了作者童年的四几件事情:我总是文绉绉地,家乡老辈叫我做“麇先生”。我喜欢看书,最活泼的玩艺儿是在戏剧班中做史文恭。族里长辈反对我加入昆腔队里学习吹笙或吹笛。摹画书上的英雄美人被先生看见了,挨了一顿大骂。可以看出作者的童年枯燥无味、没有乐趣,
8、不快乐,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2、课文前三段看似与写“母亲”无关,为什么还要写?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同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人的性格养成所起的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