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陕刻本《字学大全》

明嘉靖陕刻本《字学大全》

ID:10168504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6-12

明嘉靖陕刻本《字学大全》_第1页
明嘉靖陕刻本《字学大全》_第2页
明嘉靖陕刻本《字学大全》_第3页
明嘉靖陕刻本《字学大全》_第4页
明嘉靖陕刻本《字学大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嘉靖陕刻本《字学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明嘉靖陕刻本《字学大全》明嘉靖时期陕西周至王三聘所刻《字学大全》,采用大开本、宋体字、粗黑口、白绵纸、包背装印制装帧,与同一时期嘉靖刻本相比,显得更为古雅而不同寻常。迄今为止,在陕西刻本和出版志中对此本还未有提及。明嘉靖时期陕西刻本固然不少,就家刻本而言,截止到万历时期不下50种,但像王三聘《字学大全》这种与众不同的刻本与装帧,即使在明代中后期的全国刻本中仍属少见。加上书中所题众多陕西刻工,更是研究陕西刻本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字学大全》基本情况《字学大全》32卷,明王三聘编,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王氏刻本。半页10行、行18字。粗黑口。双顺黑鱼尾。书口有刻工籍贯和姓名。四周双边。版框

2、半页23×15.4厘米,开本35×17.7厘米。白绵纸印制,磁青锦面包背装。《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载,全国有4家单位藏有《字学大全》,即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庋藏此部未见著录(如图),洵可珍矣。7民国14年(1925年)《周至县志》载:“王三聘(1501~1577年)字梦莘,别号两曲,祖宰(王宰)父玉(王玉)并懿节著乡里,聘(王三聘)生十龄失怙,母亲氏苦节。聘为学微求大义,不事章句,文类韩、苏诸大家……(嘉靖)乙未登进士……初授大理评事,寻佥事河南……丁母忧服阕,改佥事四川,会蛮猖獗,同事者谗以怯,遂浩然东归……居林下三纪。所著《五经集录

3、》《小学集注》《性理》《字训》《三字经注解》《字学大全》《子史节录》《古今事物考》《周至县志》《禹贡注解》《终南仙境志》《养生日录》诸书。乃因明季之变,一切著作尽毁于兵,至今不能无残缺之憾。”据此可知,王三聘是陕西周至人,在遭受别人挤兑谗奏时,一怒之下弃官归故里,“居林下三纪”,欲以所学启蒙教授乡闾学子,于是编印《字学大全》。该书属于音韵、训诂之书。明陕刻本《字学大全》的特征7有明一代276年中,雕版刻书在版式、字体方面大体经历了3个比较明显的发展变化时期:明前期(从洪武到弘治时期)。中央君主专制极为强势,思想文化界非朱氏之言不尊,此时刻书特征和书法字体一袭前“馆阁体”,总体特征是,赵体字、粗

4、黑口、白绵纸;明中期(从正德到隆庆时期),思想和文化界因不满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平庸与单调,出现了打着文化复古旗号所进行的文化革新,代表人物如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李攀龙等,表现在刻书上的特征是,仿南宋字体(颜、欧、柳),白口,白绵纸或黄绵纸;明后期(从万历到崇祯时期),专制制度日趋腐败,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文化非常活跃,刻印书籍更是多式多样。字体从方体字到长方体字或叫仿宋字,白口,极少使用白绵纸,大都用轻脆竹纸。之所以要介绍明代不同时期刻书的特征,是为了对比、凸显明嘉靖时期陕西周至王三聘所刻《字学大全》的与众不同和鲜明个性。1.考究的装帧形制――包背装包背装书籍大约出现在南宋后期,流行于元代,

5、是从宋代蝴蝶装发展演变而来。其具体做法是,将书叶正折,版心向外,书叶左右两边的余幅齐向书脊,正面文字向人;然后集若干页为一册,排好顺序,再以版心一边为准戳齐,在右边栏外余幅的适当位置打眼,用纸捻穿订,砸平固定;而后将纸钉以外余幅裁齐,形成书背;再用一张比书叶略宽略厚略硬的整纸,比试书册厚度对折,用浆糊粘连,包裹书背;再将天头地脚裁齐,将包背纸在左边版心处的余幅剪齐,缘其包裹书背,故名包背装。到明代中后期以后,包背装和蝴蝶装一样虽历代仍有,特别是政府官刻书多取这种装式,如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四库全书》等,但由于其书背是纸捻装饰,浆糊粘背,故经不起经常翻阅,极易散落,最终为线装所代替。所以

6、嘉靖时期普遍流行线装,包背装已很稀少。7对于明代中后期仍在使用包背装,一般的解释为因著述珍贵而装帧考究,比如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内府刻本《御注太上感应篇》《御注仿宋相台岳氏五经》(实际上是仿元)、《四库全书》等,正如翁连溪先生在《清代内府刻书图录》中说:“明代内府包背原装已不多见,清代包背装又多为内府所制,流传不广,应为珍重。”可见到明代中后期,装帧形式之所以采用包背装形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达到美观,附庸风雅。流传至今的明代包背装原装少之又少。这就是王三聘《字学大全》的独特之处。2.古雅的刻本特征――粗黑口、宋体字(颜体)、白绵纸。明初刻本粗黑口、赵体字、白绵纸的显著特点是继承元代刻书风格

7、,而《字学大全》在采用明初刻书风格的同时(粗黑口、白绵纸),字体却是“宋体字”,也就是在沿袭明初刻书风格同时,又带有一丝嘉靖刻书新风尚。因为到了明嘉靖时期,由于文化思想上的复古,“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所引发的书籍刻本也是一味复宋。“版式白口、字体复宋”这种新式风格,自从苏州府黄省曾于正德七年(1512年)刻《唐刘义诗》、十三年刻《楚辞章句》开始,很快就风靡全国。至嘉靖时期,“嘉靖本”新风尚已非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