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发诗歌中的死亡主题

李金发诗歌中的死亡主题

ID:10168045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2

李金发诗歌中的死亡主题_第1页
李金发诗歌中的死亡主题_第2页
李金发诗歌中的死亡主题_第3页
李金发诗歌中的死亡主题_第4页
李金发诗歌中的死亡主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金发诗歌中的死亡主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李金发诗歌中的死亡主题孙玉石在《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中把李金发的诗歌分为四个方面:他歌唱人生和命运的悲哀,他歌唱死亡和梦幻的境界,他歌唱爱情的欢乐和失恋的痛苦,他歌唱自然景色和自己的感受。其中对死亡和梦幻境界的歌唱应该说源自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一、一组与死亡有关的意象不论是中国传统诗歌,还是西方的文学作品中,正面的、美的、能引起人们愉快感受的事物一直在人们的审美情感中占优越地位。但到了波德莱尔那里,审美情趣由美转向丑。波德莱尔因诗集《恶之花》而被某些评论家称为“恶魔诗人”,在波德莱尔的笔下,腐尸、枯骨、墓地等丑陋的事物已不再是

2、传统价值中对“恶”的本质否定的象征,而成了朵朵“美”的艺术之花。李金发的诗歌正是受波德莱尔《恶之花》的影响,一样充满了《恶之花》中诡异、阴冷、令人惊愕的意象。他在《诗问答》中曾说:世界上任何美丑善恶皆是诗的对象。正因为如此,传统文化中避讳莫深的“死”在李金发的诗歌中频繁出现。我们散步在死草上,/悲愤纠缠在膝下。(《夜之歌》)道旁之死兽,/为其不可灭之灵作饮料。(《诗人》)5大量出现的“死”的意象,零碎地分布在李金发的许多诗行中,体现了他对死亡较为深入的思考:如《为幸福而歌・死》因我看见过人尸他们在东京水里浮肿着点缀宇宙的一角了。死!

3、如同晴春般美丽,季候之来般忠诚,若你设法逃脱。呵,无须恐怖痛苦,他终久温爱我们。在这里,作者表达的是对“死”的由衷赞美之情。死亡并不是可怖的,相反,它“如同晴春般美丽”,并且没有人能够“设法逃脱”,因此我们就“无须恐怖痛苦”。死亡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温爱”。二、对“生”的理解在李金发那首著名的《有感》中:如残叶溅血在我们脚上,生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笑5殷红的残叶泛着鲜血的颜色,作者为此而触目惊心,由此联想到生命的短暂,就像是“死神唇边的笑”,这瞬间浮现又刹那消逝的一丝笑意便是我们脆弱的生命。仿佛阳光一闪便即蒸发的一滴露珠,千年之下宛然有“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余韵,又不同于这些陈词。作者在这二十个字的短短篇幅中,浓缩的是生命与死亡的关系得阐述,生与死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遗憾的是作者对生命的领悟既受象征主义“死亡的超越意义”的影响,又没能跳出传统思想的影响。“半死的月下,载酒载歌,裂喉的音,随北风飘散。”既然“人生苦短”,不妨“及时行乐”。在《生》中,作者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酒肉充满台儿,痛饮狂吞,怕欢乐不常在。在这样的诗句中,我觉得并非在于“他缺乏叛逆和创造精神,而致学习了象征派世纪末的情调,使得他对死亡的歌颂带有消极颓废色彩”,从这样的诗句中

5、我们依稀能看出传统的影子。但更多的还是象征主义的影响。如:何须蹲伏,我们的生命,如残道的泥泞般可怕。(《生》)我们之生命如临葬之花环。(《北方》)我们的生命太枯萎,如牲口践踏之稻田。(《食之表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死亡不仅仅是对生命的简单否定,它是生命的自然延续。只有在死亡的警觉中,才能完成生命从有限的生相无限的生的过渡。5以这样的复杂心态来看待死亡,死亡在李金发的笔下自然是复杂的。既有波德莱尔那样的既恐惧又迷恋,又由衷地发出赞美。三、梦境和幻觉象征主义者追求对不可知的事物的领悟与把握,试图以通灵的想象力沟通与神秘世界之间的感应,

6、他们笔下的文本因而带有幻想性特征,而“梦”由于它固有的幻象属性与不可知的超验域建立了根本的联系。象征主义诗人声称,诗情的世界显得同梦境或至少同有时的梦境极其相似。波德莱尔更宣称,纵情于由地上和天上的生活展示的无穷场景暗示的梦幻,却是任何人,主要是诗人的合法权利。在李金发的诗中,生死的主题同样常常是和梦境和幻觉的描写交织在一起,“梦境与幻觉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试看他的《寒夜之幻觉》一诗:忽而心儿跳荡,两膝战栗,耳后万众杂沓之声似商人曳货物而走,又如猫犬争执在短墙下,巴黎亦枯瘦了,可望见之寺

7、塔悉高插空际。如死神之手,Seine河之水,奔腾在门下。5泛着无数人尸与牲畜。整首诗写都市中一个“孤客”在“寒夜”经历的一场幻觉。但又不是就幻觉来写幻觉。据说波德莱尔有时要通过吸食毒品来寻找这种幻觉。幻觉中的东西有时倒是最真实的生命体验。贯穿全诗的是一种透入骨髓的生命的孤独感与幻灭。这种幻觉并不是因为顾客的孤独而起,相反,是幻觉造成了孤客不能被释放的孤独。如上所说,诗人幻觉中的巴黎塞纳河泛滥成灾,河上飘满了人与动物的尸体,这其实正是诗人真实生活中所看到所理解的巴黎。城市生活的喧嚣丑恶造成了诗人内心的苦闷。诗人既不能融入这样的巴黎,结

8、果必然会为泛滥的塞纳河水所吞噬,即使两手有幸能为“人兽引着,亦自觉既得终身担保人”,终究不免“骇倒在地板上,眼儿闭着,四肢僵冷如寒夜。”不能救赎的救赎,“无可救药”的死亡。这便是作者在梦境与幻觉中感受到的生与死。总之,受波德莱尔《恶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