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卡钢琴曲《夜莺》创作背景与演奏诠释

格林卡钢琴曲《夜莺》创作背景与演奏诠释

ID:10165061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6-12

格林卡钢琴曲《夜莺》创作背景与演奏诠释_第1页
格林卡钢琴曲《夜莺》创作背景与演奏诠释_第2页
格林卡钢琴曲《夜莺》创作背景与演奏诠释_第3页
格林卡钢琴曲《夜莺》创作背景与演奏诠释_第4页
格林卡钢琴曲《夜莺》创作背景与演奏诠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格林卡钢琴曲《夜莺》创作背景与演奏诠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格林卡钢琴曲《夜莺》创作背景与演奏诠释摘要:格林卡改编的钢琴曲《夜莺》深受其教育背景、时代特征、求学经历影响,体现了格林卡鲜明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情怀。要演奏好格林卡的钢琴变奏曲《夜莺》,需要从触键、音色和音量的控制、踏板的运用方面进行很好的把握。关键词:《夜莺》民间音乐浪漫主义演奏诠释格林卡(MikhailGlinka,1804-1857)俄罗斯作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奠基者,出身于贵族家庭,1822年毕业于圣彼得堡高等教育学院,1833年前往德国师从德恩(1799-1858)。其一生创作了大量歌剧、室内

2、乐、钢琴曲、歌曲等,最著名的作品为1834年创作的俄罗斯民族歌剧《伊凡・苏萨宁》。1833年12月,格林卡运用俄罗斯作曲家阿拉比耶夫(Alabieff)创作的歌曲《夜莺》旋律素材改编创作了同名钢琴变奏曲《夜莺》。一、创作背景(一)成长背景――采用俄罗斯民间音乐形式71804年,格林卡出生于斯摩棱斯克一个庄园地主的家庭,良好的生活环境,使格林卡从小能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小时候的格林卡经常能从农村歌手和他的乳娘那里听到优美的民歌,“最使格林卡着迷的是庄园里农奴乐队演奏的俄罗斯民歌”,从小良好的民歌熏陶培

3、养了格林卡的民族感情和素质,为其以后把发展本国的民族音乐为己任奠定了情感基础,其把西方的音乐技巧和本国民族音乐元素相结合,使本国音乐发扬光大。格林卡的钢琴变奏曲《夜莺》即以本国歌曲《夜莺》为题材改编创作而成,由于《夜莺》主旋律本身是一首非常流行的俄罗斯民间歌曲,加上格林卡运用了大量的变奏手法丰富了此曲的艺术表现力,使此曲广为流传。(二)时代背景――爱国主义情怀在格林卡幼年时期,1812年拿破仑率军入侵俄国,俄国人民掀起了一场英勇的抵抗外来侵略的卫国战争。在卫国战争中,俄国人民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4、在俄国以后较长时期内形成了一股爱国主义潮流,格林卡从小就耳闻目睹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在格林卡外出求学期间,1825年俄国爆发的反对农奴反对封建沙皇制度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十二月党人的爱国精神对俄国的文化艺术产生的重大的影响”,俄国各界人士都受到了这股爱国主义思潮的冲击,格林卡也不例外。在钢琴变奏曲《夜莺》中,格林卡正是通过塑造夜莺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三)求学背景――浪漫主义色彩的体现7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代大致包括1790-1910年一百多年的西方音乐历史。在这个历史时期中,浪漫主

5、义支配与引导着大多数作曲家的创作思路。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是强调“人”和他的本性。浪漫主义时期各国的艺术家,普遍对自己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化感兴趣。格林卡不但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深受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而且还多次求学于意大利、奥地利、德国等国家。“在意大利,他结识了柏辽兹、门德尔、贝里尼、唐尼采蒂,欣赏了意大利浪漫派的歌剧”,之后,格林卡还完成创作了俄罗斯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此外,格林卡还结识了普希金等文学巨匠,将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元素应用于其音乐创作,使其乐曲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6、在格林卡的《夜莺》变奏曲中,该曲引子以强有力的两个大和弦出场,如同寂静的夜空中夜莺的两声明亮鸣叫,之后以三个和弦级进引入主题,如同有人缓缓地开始述说他心爱的小夜莺;又如,乐曲以和弦加六连音的急速琶音,摸仿夜莺的啼叫;以和弦加下行六连音琶音模进形式,表现一只小夜莺从云端俯身直下的场景。二、演奏诠释格林卡钢琴变奏曲《夜莺》所表现的场景变化较多,需要演奏者满足不同种类、多层次的场面变化要求。同时,作者运用了许多俄罗斯民族音乐的表达方式,弹奏者需特别注意其创作意图及音响效果的把握。(一)触键技巧的把握71.指

7、腹连音触键技巧的运用例如,格林卡《夜莺》主题部开始时5-20小节。作者标有Andantecongraziaelegato要求此段音乐弹奏得非常连贯、优美和雅致。如果运用指尖触键优点在于较为容易弹奏出明亮的音色,但由于手指触键面及力量传送方面的限制较难达到绝对连贯的音响效果。而指腹触键从触键角度到触键力量均不如指尖触键那般大角度及力量集中,较易于表达p甚至pp的力量,音色也更加悠扬、雅致。这个触键技巧同样可以运用在变奏三101-l18小节的弹奏中。2.低指尖快速跑动触键又如,格林卡《夜莺》第三变奏中11

8、9小节、122小节。作者用一串的八连音音阶快速跑动与六连音下行琶音快速跑动,以表现夜莺的声声叹息。在音色表现上作曲家分别标注了leggieroepp和ppadlibirum(leggieroeveloce)意思分别为轻快地很弱地弹奏和用很弱的力量迅速敏捷地弹奏,其重点在于轻快、敏捷。如果运用前面的指腹连音弹奏方式易出现较弱的音响效果,但由于触键面较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颗粒性音色的产生,很难达到作曲家要求的快、轻、敏捷流畅的效果。想要达到作曲家的创作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