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环境问题之我见

新农村建设的环境问题之我见

ID:10163167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6-12

新农村建设的环境问题之我见_第1页
新农村建设的环境问题之我见_第2页
新农村建设的环境问题之我见_第3页
新农村建设的环境问题之我见_第4页
新农村建设的环境问题之我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的环境问题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农村建设的环境问题之我见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使城市农村共同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是其重要的课题。只有拥有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的农村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近些年来,随着城乡发展的不断加快,农村环境面临着来自城市污染转嫁的压力,生态遭到破坏,农业生产严重污染等环境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正常发展,为此我们要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词:新农村;环境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引言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别、建

2、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要求的具体化。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显得突出和重要。一、农村环境治理的指导原则7我国农村环境恶化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社会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社会道德意识不强和环境保护意识不强两方面。二是经济利益驱动。抛开社会意识因素,从经济学上来分析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为农村环境治理提出了更具现实意义的指导原则。影响环境的三大主体分别为:政府,企业,个人。企业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也在损害资源,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并未自觉将环境保护考虑其

3、中,有时则是环境的破坏者。而公众作为环境保护的监督者,他们有义务监督企业对环境的破坏,但由于监督成本高,且获得的好处被分享,因而导致公众缺乏监督意识。这就造成了对环境的二次危害,公众则成了又一危害环境的主体。而政府一方面要顾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尽量减少企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为此,相关部门针对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做出了相关对策。二、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我国经济发展某一环节问题,而是关系我国全局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1、水环境调节功能下降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等处理管理不善,

4、严重污染乡村河道。另外一些农村河道淤积与河床抬高,也导致水环境调节功能下降。2、农业方面问题突出7近年来农村农业迅猛发展,农药、化肥、农膜的不合理使用,大棚等设施栽培不断扩大,致使农药残留率居高不下,致使土地板结,有机质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并且加快了水体氮磷的营养化。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少数农民焚烧秸秆或推入沟河,蔬菜、残枝烂叶随地堆放,都在一定程度上污染着大气和水体。畜禽粪便、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得不到充分处理便直接排放到水体,成为水体有机污染的新污染源。3、农村居住环境改善缓慢农村人均基础设施投入差距较大,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小、配置

5、不均、经济性差,卫生厕所、排水、污水处理等设施普及率低;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生活垃圾和废弃杂物乱堆乱放,畜禽散养,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缺乏,环境脏乱差,农民行路难、用水难、环境差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另外部分农村忽视工业部局和结构调整,致使工业“三废”对农村环境也起到了一定破坏作用。也导致水环境调节功能下降。三、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复杂的,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由于带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也使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如果说环境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亦有经济、人文社会

6、等因素;我们改变不了自然因素对环境的主导影响,但经济、人文社会等因素却是绝对可以避免的。71、经济因素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的时期。从经验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1)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年来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随之高速增加。相当一部分群众只关注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忽略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2)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恶化尤为明显,一些乡镇企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

7、”,宁肯容忍环境污染对国家、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2、人文社会因素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从现行的角度看,这方面因素影响更为巨大。(1)农村人口众多,人口问题导致了我国资源的绝对短缺,因而出现了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的现象,这种现象伴随着惊人的浪费,已经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7(2)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目前我国农村的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无敏感性,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众不愿意主动去获取环境知识四、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

8、1、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监督考核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关系我国农村的一件大事。各乡镇、各村要实行统一组织领导,将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