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前强化训练(选择题部分5)

高考生物考前强化训练(选择题部分5)

ID:10152034

大小:201.4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生物考前强化训练(选择题部分5)_第1页
高考生物考前强化训练(选择题部分5)_第2页
高考生物考前强化训练(选择题部分5)_第3页
高考生物考前强化训练(选择题部分5)_第4页
高考生物考前强化训练(选择题部分5)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考前强化训练(选择题部分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生物考前强化训练(选择题部分5)1、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A、诱变后可能选择出细胞膜对谷氨酸通透性增加的菌种B、生态厕所的发酵液可以作为苗圃的肥料C、高等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没有细胞的衰老死亡D、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抗生素疗效下降2、右图示意神经中枢内两个神经元(甲、乙)之间接触的结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b内物质的释放,兴奋能从d传递到e而不能逆传B、突触由b、d、e三部分组成,f属于内环境C、若刺激a使c膜电位仍为外正、内负,则此突触可能传递了抑制D、当b内物质进入f使e

2、兴奋后,c处能检测到有“局部电流”的产生3、能够提高温室栽培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光合作用转换成的稳定化学能/吸收的光能)的措施是()A、适当延长光照时间B、用生物防治法替代农药C、适当提高种植密度D、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4、用小鼠做实验,研究一种疫苗对于预防感染的有效性。下图为该实验的某些关键步骤,其中需要在相同条件下同时进行的是()A、a、cB、a、dC、b、cD、c、d5、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病毒的致病性是由核衣壳决定的B、微生物的繁殖方式都是二分裂C、诱变育种可以达到人工控制微生物

3、代谢的目的D、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一定是其自身生长繁殖所必需的6、对于高等生物个体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要通过受精作用才能产生新个体B、必须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才有可能发育为成熟的个体C、它们的个体发育都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D、在卵细胞形成的同时,还产生了三个极核7、下图是测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从左侧泵入空气后,会产生某些实验现象。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植物呼吸作用能产生CO2B、把不透光的玻璃罩换作透光的玻璃罩仍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果C、如果将C瓶

4、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则出现相同的实验现象D、本实验装置中B瓶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误差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由于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突变B、来源于两种不同植物相同器官的细胞中所含蛋白质种类数量有明显差异,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淀粉是贮存能量的化合物,可以为植物细胞直接供能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断的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9、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及其生理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K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B、人体缺Ca时可引起肌肉抽搐和骨质疏松C、植

5、物落叶中Fe的含量比其正常生长时要低D、P在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上起重要作用10、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原核生物的基因与真核生物的基因本质相同、结构不同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③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不同世代间基因的传递规律④植物杂交所收获的种子,种皮性状由母本基因决定,属细胞质遗传⑤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⑥在获取真核生物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时,一般采用“鸟枪法”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④⑤⑥D、③④⑤⑥11、科学家在水深约3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

6、的骨架上,发现了一种新型的蠕虫。这种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的附肢像树根一样伸入到鲸的骨髓里。蠕虫附肢里存在一些特殊的细菌,这些细菌能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有关上述现像的叙述正确的是()A、蠕虫和细菌的代谢类型与乳酸菌相同B、细菌与蠕虫的关系在生态学上属于寄虫C、鲸骨架→细菌→蠕虫构成了一条捕食食物链D、蠕虫和细菌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消费者12、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无关的是()A、抗体与SARS病毒的特异性结合B、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C、ATP分子的形成D、不同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的融

7、合13、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请指出错误的一位是()A、低倍镜下看到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B、将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加入班氏糖定性试剂,混匀后呈现砖红色C、析出含DNA的黏稠物,需加蒸馏水稀释,使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当于0.14mol/LD、叶绿体色素分离后,滤纸条上色素带的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14、通过细胞工程生产单克隆抗体,一般要涉及到以下三个筛选过程:①在特定培养基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②选出能产生抗体B淋巴细胞③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并能大量增殖的细胞群。这三个

8、过程的先后次序是()A、②③①B、③①②C、②①③D、①③②15、5—溴尿嘧啶(Bu)是胸腺嘧啶(T)的结构类似物。在含有Bu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少数突变型大肠杆菌。已知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其(A+T)/(C+G)的碱基比例略小于野生型大肠杆菌,这表明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A、阻止碱基正常配对B、断裂DNA链中五碳糖与磷酸基间的联系C、诱发DNA链发生碱基种类置换D、诱发DNA链发生碱基序列变化16、炮弹,爆炸后弹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