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层渗透率及厚度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主要影响

油层渗透率及厚度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主要影响

ID:10147921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1

油层渗透率及厚度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主要影响_第1页
油层渗透率及厚度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主要影响_第2页
油层渗透率及厚度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主要影响_第3页
油层渗透率及厚度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主要影响_第4页
油层渗透率及厚度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主要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油层渗透率及厚度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主要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油层渗透率及厚度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主要影响[摘要]本文针对实践操作现状和实验特性等,对油层渗透率及厚度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主要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关键词]油层;渗透率;厚度;效果中图分类号:TE3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190-01应该了解到,基础性渗透率级差对相应聚合物驱油推进速度会造成一定影响,注入孔隙体积具体倍数和采收率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当我们在进行层析优化组合策略实施的整个过程中,低渗透率油层数量应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层间干扰状况产生。单就注入操作环节而言,单层注聚与其紧密相关,单层注聚有效厚度大于等于一米

2、时,基础性注聚百分点会得到提高,但若其自身有效厚度大于一米时,采收率的幅度会不断增加以至越来越大,所以此时的注聚操作主要是针对大厚油层而言的。一、聚合物分析尺寸特征及要点分析6有两种获得聚合物分子尺寸的方法:一是采用已知孔径的介质(如微孔膜等),通过考查聚合物溶液的流动行为,测得聚合物分子尺寸;二是利用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物溶液的特性粘数,计算聚合物分子尺寸。聚合物分子具有无规则线团性质,分子构象会因布朗运动而随时间变化,所以“尺寸”只能用平均性质来描述,同时为了与以前实验结果统一,仍采用分子回旋半径来表征聚合物分子尺寸。通过大量的岩心流动实验,可以得到两种类型的压差与注入倍数关系曲线,

3、分别代表了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与岩心渗透率间的不同匹配关系。一种是聚合物溶液在岩心中流动不发生堵塞的压差变化曲线。水驱压差稳定测定水相渗透率后,换注聚合物溶液,开始压差上升较快,之后缓慢上升,最后压差基本稳定再换水驱时,压差降低较快,最后稳定。根据前后水驱压差之比可算出残余阻力系数,另一类是聚合物驱岩心发生堵塞的压差变化曲线。特点是水驱压差稳定测水相渗透率后,聚合物驱开始始终不稳定,再换水驱时压差降低较少,甚至有的不下降。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与岩心渗透率匹配关系要点分析6为了得到低渗油层渗透率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匹配关系,进行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在不同渗透率岩心上的流动实验。通过流动实验

4、,得到了适合于低渗油层的渗透率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匹配关系:80×104适合Kw>6×10-3μm2的油层;240×104适合Kw>10×10-3μm2的油层;550×104适合Kw>30×10-3μm2的油层;800×104适合Kw>80×10-3μm2的油层;1500×104适合Kw>100×10-3μm2的油层。分析渗透率与聚合物分子回旋半径的量纲,发现前者量纲为长度平方,后者量纲为长度,且同为微米量级,两者之比刚好为无量纲数。从量纲角度分析,可以用渗透率开平方(记为Rw)与聚合物分子回旋半径之比对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对不同渗透率的岩心选取与之相匹配的聚合物进行了驱油实验。实验过程:

5、①抽空岩心→饱和水→测渗透率→饱和油;②水驱至产出液含水98%改为聚驱,聚合物注入量015PV;③后续水驱至产出液含水98%结束实验。三、渗透率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主要影响水驱油情况与聚驱油多层合住合采操作环节具有些许相似之处,一定会出现相应层间干扰状况,针对此种干扰状况,我们可采用注聚合物驱油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后续实验与研究。需要注意的是,模型设计过程中,要以注采相融法为主,采用反五点法四分之一单元,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平面网格规划与整理,模拟层数量一般情况下被原定为三个,取值方案为垂直向上选取法,网格数量一共为234个,聚合用量与最佳操作时间段赛浓度要求即为严格,层次组合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正韵律等

6、状况。6模型渗透率实验中,需进行缜密设计与深度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核对出渗透率模型设计梗概与其自身基础性数据,通过仔细认知和熟悉后,对具体渗透率组合进行计算,并也要计算出聚合物推进速度和聚合物驱油效率。当渗透率级差逐渐变大时,聚合物基础性推进速度也在不断变大,当均值等状况产生时,其退器速度与集合物推进速度持等同态势。当级差倍数被定位2.5倍时,其对应推进速度为1.7倍,尤其当级差倍数远高于其2,5倍时,其推进速度之间差别就会显得更加悬殊,当我们在进行曲线绘制的整个过程中,当倍数达到我们通常所说的2.5倍时就会出现对应拐点。渗透率逐渐增大的同时,采收率则会不断下降,其下降幅度偏大。应该了解到,

7、在均值情况下,其基本采收率外为54%左右,而渗透率级差则为2.5,那么当这种情况产生时,其基本采收率则与前者不同,其为51%左右。最后一种情况就是当基本级差为6时,其采后率为45.57%。从渗透率级差角度出发,组合在一套层系内的油层渗透率比值倍数一般情况下应小于2.5倍。四、低渗透率油层厚度对采收率造成的主要影响要点分析6模型对低渗透率油层占总厚度多种比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低渗透层率层逐渐增大的同时,厚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