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46863
大小:12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7页,第Ⅱ卷8至15页。满分3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2、的。图1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1回答1~3题:1.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A.37.6:17.4:45.0B.31.6:30.5:37.9C.15.5:24.5:60.0D.37.6:24.5:37.92.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3.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图2,回答4~6题:4.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A.宁、陕、晋、川、鲁B.甘、宁、陕、晋、豫C.青、甘、宁、内蒙古、豫D.新、青、
3、陕、晋、豫5.黄河在开封市附近E河段的补给来源除上游来水外,还有A.地下水B.支流汇水C.降水D.湖泊水6.F区是商品粮基地,其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是A.生长期长B.年降水量大C.夏季风影响时间长D.灌溉条件良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进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回答7~9题。7.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A.降低燃油消费B.提高交通效率C.扩大居民出行范围D.节省城市用地8.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C.城市连片发展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9.家
4、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我国领土最西端(约73°E)在帕米尔高原上。据此回答10~11题。10.3月21日,我国领土最西端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8时18分B.9时8分C.10时28分D.11时18分11.当帕米尔高原日出时间由最晚逐渐提早时,地球公转的线速度A.接近最快B.接近最慢C.由最快转慢D.由最慢转快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保障。回答12~18题。12.秦、隋是两个
5、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A.制订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B.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交流的水上运输通道C.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D.推行了以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的统治方法13.平定叛乱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途径。西汉“吴楚七国之乱”发生的原因是A.地方势力坐大,中央无法有效控制B.民族矛盾的激化C.皇帝与开国功臣的斗争D.境外势力的煽动14.过度削弱地方权力,往往导致国力的衰微。与纠正这一弊端有关的改革是A.商鞅变法B.王莽改制C.王安石变法D.张居正变法15.
6、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再印证了“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共同点是A.以民间宗教为组织形式B.带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色C.为反对苛政而举兵D.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16.孙中山晚年指出,“中国之统一和平”的主要障碍是A.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B.长期的军阀混战C.全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不平等条约的存在17.1979年,全国人大宣布的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表现在①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等岛屿②美国断绝与台湾外交关系,遏制了台独势力③两岸相互投资设厂④台湾当局对
7、“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8.中国政府于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在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签订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经过几代志士仁人艰苦卓绝的抗争,终于挣脱了套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枷锁,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富强。回答19~23题。19.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为《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所共有A.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B.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
8、历、经商、传教C.准许华工出洋D.开放通商口岸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产品内销时免纳内地税的要求,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的现行税率纳税。这两种要求的共同点是A.为列强商品输华创造平等条件B.为列强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获取高额利润D.列强联合起来压低中国关税21.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响应,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中国提出这些原则的历史场合是A.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建交谈判B.同印度、缅甸等国协调邻国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