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同心共筑中国梦想

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同心共筑中国梦想

ID:10140872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6-11

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同心共筑中国梦想_第1页
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同心共筑中国梦想_第2页
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同心共筑中国梦想_第3页
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同心共筑中国梦想_第4页
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同心共筑中国梦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同心共筑中国梦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同心共筑中国梦想摘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重要的保障是人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根据地,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智慧保障和人力支撑。这就要求高校创新培养理念,设置科学培养模式,采用先进教学技术,制定合理评价体系来培养专业性人才。关键词:专业性人才;中国梦;改革一、高校专业性人才培养与中国梦的关系实现中国梦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全方位、全领域的进步和发展为支撑。目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知识、人才和技术的竞争,国家的稳定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和人才的培养。高校是培养专业性人才最主要的途径,实现中国梦离不开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科学培养高校专业性人才为实现

2、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持。另一方面,科学培养高校专业性人才是中国梦应有的题中之义,中国梦囊括“我的梦”,主张个人的自由发展。因此,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高校专业性人才培养的现状6(一)从数量上看高校专业性人才培养的现状。我国高校专业性人才培养的数量已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1999年开始,高校扩招,据当年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这些数据揭示了我国近十几年来高校招生录取规模大、比率高、增长快,专业化人才培养已有普及之势渐成大众化教育。(二)从结构上看高校专业性人才培养的现状。在结构上,大部分院校存在专业设置

3、雷同现象,且部分专业超过了社会发展所需的“度”。专业设置雷同表现为专业间相似度大、开设同一专业的学校多,学校专业设置存在滞后性,不能及时更新、增加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雷同专业过多,过时专业仍存在,适应新发展需要的专业不足。(三)从质量上看高校专业性人才培养的现状。质量是真正的检验人才的标准。毕业生质量是检验学校教育质量的终极标准,检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能否得到认可,被“购买”。毕业生专业能力和素养不足使得很难从事与专业相同或相关的职位,这反映了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三、高校专业性人才培养问题体现与产生原

4、因(一)问题体现61.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并重已成共识,然而,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多重理论轻实践,甚至无真正的实践。学生应多实践是共识,但做实践是需要资金的。目前我国大多高校以培养理论型人才为目标,偏重于基础学科教学,缺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校学习课程设置和内容与未来工作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2.重学科教育轻人文教育。黄洋案件,南京航空航天案件等引发了社会对大学生人文教育缺失的关注。在我国教育模式下,高校大多注重灌输功利性、技能性知识,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轻视人文知识的灌输。高校教育偏离教人本质,重视争荣誉公关带来功利主义在学生头脑中渗透,人文教育受到削弱,

5、遇到严重挑战。3.专业设置不合理及课程设置重复。夕阳专业留存,朝阳专业不足在各个高校中尤为普遍。专业设置重复率高,与社会脱节专业较多,适应社会发展新需要的专业由于各种原因尚未及时设置,同时再专业选择的时间和空间上也缺乏弹性。这些专业设置不合理的现象在全国很多高校都是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二)原因分析1.培养模式及更新本身具有滞后性。高校培养模式制定一般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专业设置是对社会发展新需要的反映,但从了解社会需要到制定为专业需要一段时间,并不能及时地依需要设专业。另外,不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停办面对的压力超出了高校承受范围,只能顺应发展,把停办专业改头换面或与

6、其他专业结合成新专业。62.高校自主权不足严重影响制度建设和完善。我国高校自主权不足,学科制度建设、校园制度建设、人事选拔制度建设等均要基本遵循教育部政策和指示,高校只在部分领域和具体执行环节拥有权利。高校自主权缺失会一定程度上导致缺乏竞争意识和创新改革意识,影响大学的长远发展,使得学校建设缺乏活力和动力。3.以市场为导向决定专业设置的机制不健全。在我国,由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的机制不健全导致大多高校以创办综合性大学为导向,现行评估标准的导向作用使高校致力于为创效益招生,为争荣誉建设,导致专业重复率高,学生专业之间互补性差。现如今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四、对

7、策(一)改进高校培养模式,优化专业性人才结构,提升专业性人才质量。高校培养模式直接决定了高校专业性人才的结构和质量。这就好比模具和产品,好的模具能造出好的坯子,科学的培养模式是提升学生质量的基本保障和模具。因此应结合实践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优化专业性人才结构。6(二)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切实为社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专业性人才培养的社会目的就是为了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为社会进步提供人身材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设置直接影响了其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要改进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雷同、朝阳专业不足、夕阳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