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138760
大小:18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检测试题1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隋唐时期,在开发江南过程中,对生态平衡产生消极影响的是①推广植棉②围湖造田③向山要田④兴修水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下列诗句里不能反映隋唐农业发展特点的是A.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B.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C.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D.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3.唐诗:“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反映了A.从商之人众多,商业活动活跃B.社会动乱,人们不敢出门C.正值农忙,人们闭户外出生产D.人们都去从事手工业生产4.位于运河与长江汇合处的商业
2、都市是A.益州B.苏州C.扬州D.杭州5.“开元通宝”钱始于A.隋炀帝时B.唐高祖时C.唐太宗时D.唐玄宗时6.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A.南北朝时期B.隋朝统一后C.安史之乱后D.五代十国时7.唐朝城市固定交易场所——市中“柜坊”的职能是A.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B.兼营旅店贷栈和交易场所C.管理市场的物价和税收D.负责皇家物资的采购8.“贞观之初,率土荒俭,一匹绢才得一斗粟。……自五、六年以来,频岁丰稔,一匹绢得十余石粟。”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A.丝织品质量提高,价格上涨B.农业发展,粮食价格便宜C.农产品、手工业品大量投入市场D.唐
3、政府奖励垦荒,农业发展9.唐朝初年江南的稻米已经大量运往洛阳等地①表明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②反映了南方经济地位上升③体现了大运河的历史作用④说明南北经济交流加强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10.下面关于唐朝时扬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对外贸易重要的商埠B.是当时重要的专瓷产地C.是江南物产的重要集散地D.唐后期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二、材料解析题(共10分)11.阅读下列材料:唐朝元和(806~8末年,大臣李渤上疏唐宪宗《请免渭南摊逃户赋税疏》:臣自出使,力求利病,窃知谓南县长源乡本有四百户,今才四十余户,阌乡县本有三千户,
4、今才有一千余户;其他州县,大略相似。其弊所自,起于摊逃,约十余内有一家逃亡,即摊赋税,使九家共出税额,长定有逃即摊。似投石井中,不到底不止。摊逃之弊,户不尽不休。此皆聚敛之臣,竟剥下以奉上,惟思竭泽,不虑无鱼,伏乞诏书,绝其摊逃,以见在户家产钱财为定,其余有欠,且特恩免之。计不数年,人必归于农矣。夫农者国之本,本主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此而云太平者,是侫邪之臣也,伏乞陛下察而逐之。——《全唐文》回答:(1)据材料概括回答唐朝元和末年在县乡基层存在着哪些社会问题?(2)李渤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其目的又是什么?(3)评析李渤对逃户问题的分
5、析。三、问答题(共10分)12.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中写到开元全盛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并对这首诗作一简要评价。参考答案一、1.B 2.A 3.A 4.C 5.B 6.C 7.A 8.B 9.B 10.B二、11.(1)大量农民弃农逃亡;均摊逃户的赋税,使在乡农户的赋税负担加重,摊逃导致新逃户的增加;地方官吏对农民课以重税,使官府控制的人口减少,农民与封建统治者矛盾尖锐。(4分)(2)官府按实际家产征收赋税,免除逃户负担。以杜绝摊逃来吸引逃亡农民归农务本,恢
6、复正常的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3分)(3)揭示地方官吏盘剥和摊逃是导致农民逃亡的主要原因;指出摊逃既危害农民利益,又不利于国家稳定。但作为地主阶级一员,认识不到这是由于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3分)三、12.景象:人口和户数大量增加;粮食产量高、质量好;公私粮仓都满了。(2分)原因: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局面;武则天时奖励农业,重用人才,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励精图治,重视官员选拔,唐朝进入全盛时期。(3分)曲辕犁和筒车的使用,生产力提高;大量荒地开垦,提高了农产品产量;人口增加和人民辛勤劳动。这一切促成了唐朝的全盛。(3分
7、)评价:这首诗基本上反映了唐朝全盛时期的实际情况,但“公私仓廪俱丰实”又属夸大其辞。(2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