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分类汇编15

高考历史专题分类汇编15

ID:10137899

大小:292.9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1

高考历史专题分类汇编15_第1页
高考历史专题分类汇编15_第2页
高考历史专题分类汇编15_第3页
高考历史专题分类汇编15_第4页
高考历史专题分类汇编15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专题分类汇编1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1.(高考上海单科29题)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A.上海工业化一瞥B.改革开放在上海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D.上海,红色的摇篮2.(高考浙江文综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

2、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3.(高考山东文综13题)图5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4.(高考福建文综19题)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C.社

3、会主义的经济形态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5.(江苏高考11题)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规模6.(高考上海单科28题)“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高考四川文综19题)图6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图6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D.社

4、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8.(海南高考23题)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9.(高考广东文综18题)图6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10.(高考全国文综Ⅱ卷33题)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

5、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11.(高考北京文综19题)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全体手工业开始年41.53.2430.7结束年54.517.127.20.041.2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A.1946     1949         B.1952   1956C.1966     1976         D.1978   198212.(高考全国文综Ⅰ卷17题)图5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经济政策的变化B.工业结构的调整C.农业经济的波动D.中苏关系的变

6、化13.(海南高考24题)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二、非选择题14.(高考广东文综39题)(27分)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材料: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7、”——据《东方杂志》(1933年)“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据《申报月报》(1933年)“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据《独立评论》(1934年)(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6分)(2)分析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10分)(3)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70年代西方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