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质实习报告

南京地质实习报告

ID:10118075

大小:18.04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06-11

南京地质实习报告_第1页
南京地质实习报告_第2页
南京地质实习报告_第3页
南京地质实习报告_第4页
南京地质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京地质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海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学院##系##班-8-河海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目录目录-1-一、实习概述-2-二、实习内容与成果-2-(一)时间:2011年12月24号-2-(二)时间:2011年12月25号-6-三、实习总结-8--8-河海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概述实习目的地质科学是一门实践科学,所以课外的实习认知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培养我们的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野外工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意识。实习路线第一天路线:江宁校区—→小铁路青龙群人工剖面—→火石峰背斜—→大石碑公园断层―→猿人洞―→江宁校区第二天路线:江宁校

2、区—→南京地质博物馆—→江宁校区实习内容:1)地形地貌;2)地层岩性,包括所有看到的地层名称和岩石类型;3)地质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分布地点,核部地层,两翼地层,基本形态,褶皱类型,两翼产状等),断裂构造(断层,节理(裂隙),类型等);4)物理地质现象(包括风化,滑坡,岩溶等);5)南京地质博物馆中将所看到的有关工程地质讲课过程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二、实习内容与成果(一)时间:2011年12月24号,星期六,晴地点:小铁路青龙群人工剖面、火石峰背斜、大石碑公园、猿人洞公园内容:观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断裂构造;了解物理地质现象等。-8-河海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3、 今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正是适合冬日出游的好天气。早上8:30,我们就准时在骏园门口集合,同学们兴致都很高,自由组队后各小组都领到了一个学校统提供的实习包,实习包里装有罗盘、放大镜和地质锤,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地质人三大宝”。一大一小两辆校车把我们载到目的地采石场,一天的工程地质实习正式拉开了序幕。一下车,我们就团团把老师围住,认真倾听老师讲解罗盘的使用方法。罗盘,是地质上最常用也极为重要的工具,在野外用于测定岩石产状的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接触地质罗盘,所以怀着好奇心听得津津有味,都迫不及待想尝试使用。沿着山下土路走过去,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岩石的

4、岩性,判断地层的年代,观察岩石的产状,来想象这个地区沧海桑田的变迁。很多对于耳熟能详的地质名词,自然界都生动具体地给予了描述。老师让我们拿出地质锤动手敲一敲岩石,亲身感受一下它的硬度,大家于是都爬上断层的低矮地,一时间叮叮当当响起敲岩石的声音,我们就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中真正认识了页岩、辉岩,动手实践果然比课本上的文字更有感染力!我还分别捡回一小块留作纪念。然后,我们又来到了火石峰。徒步走上山去,沿途看到了石灰山,有同学忍不住吟诵“千锤万凿出深山”的诗句。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背斜、向斜、褶皱,使我们通过现场观察回归课本,对地质构造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到背斜岩层向上弯曲,两侧岩层相背倾斜,核心

5、岩层时代较老,两侧依次变新并对称分布;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两侧岩层相向倾斜,核心岩层时代较新,两侧依次变老并对称分布。背斜,向斜是褶皱的两个基本类型,褶皱就是多个连续的背斜,向斜。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一些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道理。就这样,通过观察和聆听老师讲解,我们对地质构造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还看到了黄龙土辉岩、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石硬度很高,用地质锤敲击时竟敲出了火花,除此之外我还捡了一块白色的方解石带了回来,这样近距离观察、感受,真的是趣味无穷。-8-河海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老师告诉我们,对面的山因为长得像棒槌,所以起名叫棒槌山,可是由于近年来人们的过度开采,棒槌山中间现在已经被炸断,

6、不再像棒槌了。看着残缺的棒槌山,我们想象着它曾经的模样,心里都有一些遗憾。接着,我们来到今天实习的第二站:大石碑公园。经导游介绍说,阳山碑材又名孝陵碑材,由于明朝为朱元璋立碑曾打算采碑于此而得名,后来发现此处岩石有一条大的断裂带,就放弃了此计划。而正是这条断裂带,是我们实习的重点。进公园走了不一会,就到了明朝留下的整齐的人工剖面。深灰色的岩石上,有一处断裂带,两侧岩层错开,清晰可见。断裂带受力作用岩石较松散,容易破碎生长草木;而两侧岩壁则由于人工开挖,光滑平整。仰视这个剖面,我们由衷地感慨自然的壮美。回学校后我查资料了解到:当年明成祖朱棣起兵夺得他侄儿的帝位,为笼络人心,稳定政局,就决定

7、要立一巨型石碑以表彰朱元璋的功德,并显示自己是朱元璋的嫡系,于是,他征集了全国万余工匠依阳山南麓开凿碑材三块。其中碑座石材高13米,宽16米,长30.35米,重达1.6万吨;碑身石材长49.40米,宽4.4米,高10.7米,重约8700吨左右;碑额石材高10米,长20.3米,宽8.40米,重约6千吨左右。若此碑立起总高为78米,重3.1万吨,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碑。阳山碑材现存的碑座、碑额、碑身更像3座独立的山石,碑座石材底部已凿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