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ID:10117056

大小:7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6-10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1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2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3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4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一.语言运用及文学常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罹难(li)拈轻怕重(nian)干涸(ku)畸形(qi)B.游弋(ge)确凿(zuo)可汗(han)褴褛(lou)C.惟妙惟肖(xiao)辍学(chuo)天堑(qian)婀娜(enuo)D.恐吓(xia)杀戮(chuo)冗繁(rong)倔强(jiang)2.下列选项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A.千锤百炼肆无忌惮诧紫嫣红矫健轻盈B.举一返三禄禄无为消声匿迹乌烟障气C.无精打采学识渊搏深恶痛疾千头万序D.以身恂职随声附和谈笑风生娇生惯养3.选出下列加点词使用恰当的一项A.一

2、时间,漫天大雾把什麽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B.她在学习上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C.他待人谦和,不论遇到谁,总是付之一笑D.我是集邮迷,不管得到什麽时期,什麽国家的邮票,我都会如获至宝,惜爱有加。4.对下列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灯塔上的红光和那海面上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红光和银光揭开了神秘)B.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在句中作定语)C.为了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纺线也开展竞赛。(“为了交流经验,共同提高”在句中作状语)D.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的浮在

3、空中。(“在空中”在句中作宾语)5.下面四个复句中,最能表达出教师献身精神的一项是A.教师象蜡烛一样,虽然毁灭了自己,但是照亮了别人。B.教师象蜡烛一样,一边毁灭自己,一边照亮别人。C.教师象蜡烛一样,即使毁灭了自己,也要照亮别人。D.教师象蜡烛一样,宁可毁灭自己,也要照亮别人。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实现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B.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难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C.新世纪里,我们有决心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新时代。D.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成长的条件之一。7.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使语言连贯A.书籍正

4、是由无数智者用心血浇铸成的一个大千世界B.“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这句名言如果借用到书籍上,就会显得趣味独特。C.这就是说,要用“心”读书。D.在这样的世界里,只有虔诚的心灵才能自如地驰骋。8.下面对各句修辞方法的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2.在北美洲,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桔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4.我们能因此畏缩不前吗?绝对不能!A.1。比喻2。拟人3。对偶4。设问B.1。夸张2。拟人3。排比4。反问C.1。夸张2。比喻3。对偶4。设问D.1。比喻2。比喻3。排

5、比4。反问9.下边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B.“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麽?“C.他把那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吃点吧!“D.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节选自长篇小说《红楼梦》第四回,作者是我国清代的大家曹雪芹。B.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C.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的作者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家马克吐温D.《曹刿论战》选自《战国策》。《战国策》

6、传说是战国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一.默写填空(5分)1.《沁园春·雪》一词中连接上下两阙的句子是-------------------------------------------------。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文字是-------------------------------------------------------------------------------------------------------------。3.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通过讲述蒋氏祖孙三代人的遭遇,发出了--------------

7、----------------------------的感慨和议论。4.人们常用《爱莲说》一文中的名句“--------------------------------------------------”来比喻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的最后两句是-----------------------,--------------------------。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