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感恩的民族才有希望

懂得感恩的民族才有希望

ID:10100401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25

懂得感恩的民族才有希望_第1页
懂得感恩的民族才有希望_第2页
懂得感恩的民族才有希望_第3页
懂得感恩的民族才有希望_第4页
资源描述:

《懂得感恩的民族才有希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懂得感恩的民族才有希望以下是两则救人的新闻。其一,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一学生王丽,在众目睽睽的公共场所遭遇歹徒公开抢劫,路经此地的艾尼三兄弟看到了这一幕,不约而同地冲了上去,艾尼中刀倒在了血泊中。被救者王丽及其家人,尽管家境贫寒,依然拿出家里仅有的8000元积蓄,主动为艾尼交付了部分医疗费用。(《中国青年报》5月16日);其二,为救一落水女子,北京市海淀区颐源居小区保安员冯志飞被冰冷的昆玉河水吞噬,面对逝去的恩人生命,获救女子反问:“谁让他救我的?”(《京华时报》5月15、16日报道)两则新闻,同是救人,被救者迥然不同的态度,让人深思。人们赞叹英雄的壮举,钦佩王丽及其家人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2、谴责那个获救女子没有人情的冷漠。“艾尼的英雄行为让我们感动,而知恩报恩的王家,同样让我们感动。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懂得报恩了。”笔者想,这大概是这个事迹被广为传颂的重要原因。  西方有句谚语: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一帮信赖的朋友。感恩为幸福之首,是因为不知道感恩的人,永远不会幸福。西方还有一个“感恩节”,在这一天,很多家庭相聚感谢上苍的仁慈和恩惠。中华民族同样具有优良的“感恩”传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的经典词句,集中反映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有文字专

3、家分析“恩”字结构,“恩”,从心、从因,因从口大,乃就其口而扩大之意,亦含有相赖相亲之意,心之所赖所亲者,彼此必有厚德至谊,即他人给我或我给他人之情谊。  然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感恩情结似乎离人们越来越远。很多人还记得救了19人的重庆开县农民金有树,他救的人中,有的不但不感恩,反而还说救人者是为了得奖金。诸如此类的事件让人们思索,为什么不断出现被救者冷漠绝情的声音?为什么知恩、报恩的声音越来越少?为什么古人感恩的传统得不到发扬光大?为什么不能学习借鉴先进的感恩文化?  感恩是最好的习惯。一个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心存感激的人,必定会热爱生命、关爱他人;学会感恩,才能收获平和与快乐。感恩,说明一

4、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认识;报恩,则是一种责任感。没有民众间的感恩和报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一个没有感恩情怀、不知道感恩、报恩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台湾著名作家刘墉在他的一篇励志文章中,劝勉一些年轻人要心存一颗感恩戴德之心,永存感恩之情。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这篇文章,至今读来仍令人感慨。我们应倡导、弘扬感恩的文化,学会感恩,感谢生活,感谢父母,感谢一切给予过我们帮助的人。人,离不开群体,唯有彼此互助,才能共荣,愿我们能生活在知恩报恩的世界里,在感恩的氛围中走向和谐。每年的11月的最

5、后一个星期四,是美国人独创的节日——感恩节。早在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着不堪忍受英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502人到达了美洲,但当年冬天却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饥寒交迫之下,只有50人活过了冬天。这时,心地善良的土著印地安人给移民们送来了生活必需品,并教他们如何狩猎、捕鱼、耕种。1621年秋天,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获得了大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传统习俗,移民们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他们同庆节日,狂欢3天。从此,这一习俗就延续下来,并逐渐风行各地。1863年,林肯总统正式宣布感恩节为法定假日。届时家家团聚,举国欢庆。而火鸡和南瓜饼成

6、为必备品,体现了美国人不忘先民开拓艰难的怀旧情绪对上帝的赐予的感谢。  在我国虽然没有独创的专门来表达感恩之情的节日,但感恩教育却是渊远流长。小的时候,常常背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诗句告诉我们的哲理,就是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这些成语典故告诉我们的同样是感恩,而这些古训常常被人们淡忘。失却感恩之心,小则让父母失望、寒心,大则让世人所不齿。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冷淡而无情。如果一个领导干部没有感恩之心,不感恩于人民,忘记了手中权力乃人民赋予,俸禄乃是人民给予,就会对自己的失职、腐败心安理得,就会权为己所用、

7、情为己独钟、利为己所谋,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之路。  在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23岁的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徐本禹放弃了本来已经考取的研究生在贵州山区农村支教的义举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而支撑他能在那十分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去的理由却很简单:因为别人帮了我,我肯定要帮别人。这个理由也许不能说服任何人,但却是最充足的。感恩,作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却成为了徐本禹的精神动力。  而徐本禹能成为2004年十大感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