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力求创新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力求创新

ID:10095876

大小:3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25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力求创新_第1页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力求创新_第2页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力求创新_第3页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力求创新_第4页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力求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力求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力求创新房山区城关小学王骞2008年6月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追求新的理想、不断实现新的价值、不断进取、不断自我完善的创造活动史。在知识骤增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创新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已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告诫国民:“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见世界各国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各国国民素质的竞争,尤其是人才创新素质的竞争。教育具有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2、力就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成为时代赋予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重任。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这里我谈一些自己的做法与想法:一、更新观念,迎接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把创新教育积极渗透于数学教学中,并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1、创新教育是人类普遍的心理能力。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每个正常人从儿童时期开始,都具有创造可能。在人们之间,创造能力只有大小之分,没有有无之分。2、创造能

3、力有两个层次。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创造能力分为“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和“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两个层次。前者是一种能够产生尽管前人“已知”,但对自我来讲仍然“新颖”结果的能力。是大多数人都具有的一种创造力,也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开发和培养的一种能力。后者是少数专家学者所具有的一种能够提供新颖的、首创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创造性成果的能力。由此看来,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重新组合和转换,从而获得新的“体验”,同样是一种创造性活动。3、创造性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传统的,人们将创造能力看作一种偶然的、与生俱来的个人天赋品质。事实上,创造能

4、力同人类其他个性品质一样,是可以培养。发明大王爱迪生不懈追求的品质就是在其母亲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所以数学教师只要转变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大胆探索实践,必将在全社会呼唤创新教育的今天大有作为。二、创设情境,鼓励创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确实,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能力,但如何使之释放出来,让学生更加活泼生动的发展,就成为当前的数学课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建立平等民主的创新环境。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要想促进学生的创造,就需要一个友善的环境,使之在其中积极发展。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

5、系,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活泼、充满生机。这样才能使学生从苦学到乐学的转化,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创新。如学习了平均数这节课,我出了这样一题:敬老院里老人的年龄分别是65岁、71岁、83岁、68岁和75岁,求他们的平均年龄。其中有一个学生这样计算:70+(-5+1+13-2+5),很多学生议论这样做没有按课本的例题解答,而且括号里运算符号不对,这时教师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与其他学生一起“虚心”的听取了这位学生的解释,随后给予了适当的引导与大力表扬。学生们也充分体会到了教师对他们创新思维的尊重,创新给自己带来的成功感。2、营造生

6、动活泼的创新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对事物进行探索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也是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力。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一改平时教学中直接验证的教学方法,而首先让学生都用纸片剪好一个三角形,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标好,然后让学生们报出一个三角形任意两个内角的度数,我就能回答出另外一个内角的度数。学生们开始有些怀疑,但当我回答准确无误时,学生十分好奇,随后教师把几组猜测的数据进行板书请生观察,很快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最后让生动手操作验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兴趣有了,开始产生探索创新的迫切愿望。再比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在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己的操作,得

7、出面积公式后,教师进一步提出,是否还有别的验证方法,学生的创新意识再次被唤醒,经过思考、讨论,有的学生想到沿一个梯形的中位线剪开拼接,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还有的联想到沿对角线可以把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从而推导出公式;有的甚至想到沿着梯形一腰的中点到对面的一个顶点可以剪拼成一个三角形。可见教师这里的轻轻一问,恰恰是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情境,很好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三、贯穿过程,培养创新创新素质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或是某个固定的教学环节所能培养的,因而始终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1、鼓励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