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大田县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三明市大田县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ID:10091127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25

三明市大田县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三明市大田县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三明市大田县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三明市大田县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三明市大田县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明市大田县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5年三明市大田县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一)(二)(一)(二)  得分    一、语基。(30分)  (—)读下列语段,完成1—7题。(14分)  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  根据内容和用途来划分,常见的对联有节日喜庆联,婚丧嫁(qǔ)联、名胜古迹联、自勉联、题赠联等。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改写的“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A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是很不名的自勉联。鲁迅先生写给瞿秋白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B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则是充满革命情谊的题赠联。  对联源于何时?可远

2、(sù)先秦,那时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能压邪。这种桃木板便叫“桃符”。相传五代后蜀主孟昶在(qǐn)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即最早的春联,亦即最初的对联。宋代在门上张贴以对联成为一种风俗。“,。”是这一民俗的形象反映。到了元代,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很少。对联的真正鼎盛是在明清两代,到了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zhēn)完美,涌现出纪晓岚、袁枚等对联高手。晚清还出现了一些对联知识专著,如《楹联丛话》等。进入20世纪,对联日益呈现出勃发的英姿。  1、根据括号里的拼音,填上合适的

3、汉字。(4分)  (1)嫁(qǔ)(2)远(sù)(3)(qǐn)门(4)日(zhēn)完美  2、解释加点字词,(2分)  (1)一日曝(2)鼎盛  3、在第二自然段的A、B处填上正确的标点。(2分)  A:B:  4、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2分)  “鼎”字查部,再查画。  5、在横线处填上王安石所写的与桃符有关的诗句。(2分)  ,。  6、摘抄第2自然段中写毛泽东及鲁迅的句子于下面方框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4分)  (美观的另加1分)                  7、请你写出分别是节日喜庆和名胜古迹的对联各—副。(4分,两副都写出另加1分)

4、  ,。  ,。  (二)古诗文默写(10分)  8、默写上句或下句。(2分)  ⑴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其一)  ⑵,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9、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描写“战争”和“劳动”的完整诗句各一组。(4分)  ⑴战争:。  ⑵劳动:。  10、根据语境,填写诗句。(4分)  ⑴陶渊明在《饮酒中》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  (2)从《论语》中选两句勉励自己学习的话。  ,。  ,。  三、口语交际。(10分)  11、王辉刚买了一本《爱的教育》,还没有看,同学张明就来借。王辉不想借给

5、他,又不想让张明感到不快。如果你是王辉,你怎么跟张明说?(2分)        12、“昨天,在小明劝说下,爸爸决定戒烟。今天晚饭后,爸爸又习惯地抽起烟来,小明该怎么说?选择恰当的一项,将字母填人括号,并在横线上说明你选择的理由。(玢)  A、吸烟有害健康,请勿吸烟  B、爸爸,你不能屡教不改,自食其言。  C、爸爸,别抽了!人家受得了吗?  D、爸爸,“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请你三思……  答:最恰当的一项是(),选择这—答案的理由是。  13、根据下面的情境,按要求答题(6分,附加2分)  在一次大型歌手演唱会上,一名知名的歌手因不满所给的钱,拒绝演唱。请

6、设想一下下列不同年龄、身份的人在这种场合会说怎样的话。  ⑴大会组织者充满歉意地对观众说:  (2)一位小朋友不解地问妈妈:  (3)一位歌迷对这种表现失望地说:  (4)其他歌手也气愤地说:    三、阅读。(50分)  (—)文言文阅读(10分)  隋文帝子秦王俊为并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杨素启秦:“王,陛下爱之,请舍其过。”文帝曰:“法不可违。若如公意,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①,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我安能亏法?”卒不许。  [注释]①兆人之父:百姓的父母。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以奢纵免官(2)请舍其边  (3)如若公意⑷卒

7、不许  15、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法不可违。  (2)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  16、杨素为什么请隋文帝“舍其过”?隋文帝是怎样做的?(2分)      17、你怎样来看这件事?(2分)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成全一棵树  (1)一个平常的春夫;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树苗栽在门前。  (2)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  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甚至还有一些枯萎。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他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

8、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