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教案

《心理健康》课教案

ID:10088544

大小:189.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5-25

《心理健康》课教案_第1页
《心理健康》课教案_第2页
《心理健康》课教案_第3页
《心理健康》课教案_第4页
《心理健康》课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课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健康》论课教案课程名称:《心理健康》课次:1任课教师:授课班级:上课时间:授课内容:第一章、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学任务:讲授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需用教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一、健康的概念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给人类的健康下了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或残缺,而是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好状态”。二、心理健康的标准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描述是不统一的,不同的学者专家有不同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是:①智力正常;②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③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2、④人际关系和谐;⑤可以能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⑥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二)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这样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并具体指明心理健康的标准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影响心理健康的具体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身体方面的因素:

3、如先天脑发育不全;先天和后天造成的身体残疾;身体器官,特别是脑发生病变等,都会影响心理健康。 (二)、心理(意识)方面的因素:如人的认知模式;情绪与情感的控制能力;意志力、性格类型,以及需要、动机等也会影响心理健康。 (三)、行为方面的因素:人的行为总是会得到来自外界环境和内心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的内心,进而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四)、环境方面的因素: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作业(思考题):课后小结:《心理健康》论课教案课程名称:《心理健康》课次:2任课教师:授课班级:上课时间:授课内容:第二章、乳婴幼儿心理健康教学任务

4、: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需用教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一、乳婴幼儿的心理特征婴幼儿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体积增长很快,新生儿的脑重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一;到两岁末的大脑已基本具备其生理特征,三岁左右脑重相当于成年人的三分之二;到六、七岁时,已接近于成年人的脑重。二、乳、婴、幼儿时期心理异常的表现及措施(一)智力落后智力落后,又称弱智,医学上称为精神发育迟滞。它是指孩子在发育阶段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引起的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良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患病率为1—10‰。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轻度者高达30‰,重度者为4‰。(二)缺乏父母综合征有些年轻的父母出于“工作需要”或自身事业

5、的发展的考虑,将自己年幼的孩子长期寄养在外地的奶奶或姥姥家,有些甚至直到孩子上学。然而当他们把孩子接回,准备再次担负抚养任务时,却发现孩子和他们没有感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儿童孤独症在医学上又称自闭症,这是一种广泛的发展障碍。其主要特征是:(四)孤儿院病孤儿院病是指由于孤儿院设施不合理而使儿童产生的一系列心身疾病。(五)心理性矮小症又称情感遮断性矮小症,是指儿童长期生活在精神压抑、无人关心和经常挨打受骂、备受歧视冷落的家庭环境中,常会导致生长发育障碍,从而引起个子矮小。(六)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来自人体器官的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过大脑的整合作用,形成对身体内外的整体

6、知觉的过程。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工作,使个体很好地适应环境。而这一系统出现障碍,无法正常运转时,就称作感觉统合失调。(七)不良性格特征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而且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合金”。性格的形成是受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制约的。(八)排便训练与遗尿症作业(思考题):课后小结:《心理健康》论课教案课程名称:《心理健康》课次:3任课教师:授课班级:上课时间:授课内容:第三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任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规律小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及相应措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需用教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一

7、、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规律(一)小学生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二)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三)小学生记忆过程特点(四)小学生思维的特点(五)小学生想象的特点(六)小学生的情感特点(七)小学生的意志特点(八)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二、小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及相应措施(一)上学恐怖症此症的主要表现是少数儿童害怕上学校去,一进入学校便产生强烈的不可克制的焦虑和恐惧,同时伴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等躯体症状,而一回到家,症状就消失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二)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