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084248
大小:2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24
《《八一风暴》布景设计的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八一风暴》布景设计的体会江西省话剧团段沄-舞台美术设计之真实与否,不在于它和生活表面是不是一模一样,而在于它是否正确地表现了戏的主题思想,在于它是否体现了戏的特有风格,烘托了戏的人物形象,在于它是否紧密地结合戏剧情节的发展和戏剧结构的特点。舞台的真实不等于生活的真实,每个不同的戏各有其不同雕表现形式。写实只是表现形式的一种,不应排斥其它的形式。而如果脱离特定的戏剧主题和风格,舞台上布景再逼真也不能算是真实的。最初我们为话剧《八一风暴》构思布景设计时考虑到:它是反映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历史题材,主题明确,人物鲜明,节奏明快,情节结构紧凑。剧情发展时间集中,从七月底到八月一日,九场戏不过数日
2、。剧情发生的地点也集中,九场戏基本上就是敌我两个司令部。概言之,就是“鲜明、集中”四个字。这四个字也就是我们设计的基本要求。构图要集中简练,不要繁琐罗列;造型应粗犷整体,不应琐碎庞杂,既要求不同景之间有气氛色调的对比,也要一个景内有不同色块的鲜明对比,调子宜浓郁而不宜清淡。惟有这样,才能达到鲜明和集中。《八一风暴》全剧内景占多数,四、六场江西大旅社喜庆厅,三、五、七、九场敌卫戍司令部,这六场占全剧绝大多数篇幅,也是戏剧冲突的主要场景。因此,首先处理好这两个司令部的场景是整个设计的基础。当年的起义指挥部——江西大旅社(现八一起义纪念馆),是座中西式大楼,正中是喜庆厅,厅中自墙方柱,赭红色格
3、扇门上大吉祥图案和精致的宫灯组织得明朗大方,富有民族风味。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我们选取了喜庆厅作为起义指挥部的设计依据,并夸大地用鲜红色丝绒幕处理,采用了喜庆厅外的楼梯,厅中的宫灯、柱子,格扇门改成了格扇窗。为了造成对比,敌司令部则选取了阴森的教堂建筑,用墨绿和黑色幕布处理。这样,当敌我两个司令部场景交替出现时,朝气蓬勃端庄明朗的起义指挥部与死气沉沉阴森可怖的卫戍司令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鲜红与墨绿是一组对比色。鲜红的明朗色调以喜庆厅为依据而又渲染了革命起义的磅礴气势,它是革命和胜利的象征。而墨绿的阴森色调以教堂为依据而又加重其慌乱和失败的印象。开始时有人不同意这种处理形式,特别是喜庆厅一
4、景,认为它不真实,因为江西大旅社本来是白色粉墙并没有什么红丝绒幕。然而我觉得,恰恰这样才更真实,才比之生活实际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也就更带普遍性。使用了这红色丝绒幕,才更适合革命主题的表达,得以省略不必要的细节,才便于迁换而加强了戏的节奏。鲜红幕布、淡黄的柱子,精致的宫灯,棕色的大吉祥窗饰及其对称结构,构成一幅庄严火热、明朗大方的画面。敌司令部的处理,根据剧情需要,在一个总的教堂形式的结构中安排了办公室、客厅、后厅三个不同的场所,但没有着重这三者的区别而着重其统一。办公室和客厅只有陈设上的区别,七、九场增加了楼梯,去掉了正门,以适应后面的战斗调度。三场景怎样体现
5、总的构思而又和前述内景统一,是设计时想得比较多的。用幕布表现外景的戏是有的,但这里不行。革命风暴的形象是《八一风暴》设计中所依据的主题形象,在内景设计中着重的是革命的意境,着重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对比,着重在革命对反革命的压倒的气势。在外景中则着重在风暴的态势的表现。风暴象征着革命,革命威力势如风暴。因此,在外景形象和构图上,尽量使其与人们对风暴的概念相吻合,力求粗犷奔放、强烈和整体感,避免纤细逼真和琐碎。一场高振山家,一边是歪斜的小木屋,一边是浓黑的带着风势的枯树和路基,云形组成幅射状构图,色调浓赭焦灼,配合着密集的枪声、犬吠声,造成一九二七年社会动荡白色恐怖的气氛,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6、之势。二场庐山脚下铁军宿营地,设计了横贯全台的四颗顶天立地的大树,粗壮挺拔矗立在舞台上,有如威武雄壮的铁军战士在风暴中岿然不动的英姿。大树与湖面组成一幅水平垂直构图,强调其稳重感而与第一场的动荡画面相对照。八场江西大旅社门口,这是全国人民熟知的起义纪念馆,外形上保持原样,从光色处理上隐去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在《八一风暴》重新上演的准备工作中,重温了毛主席的教导,重新阅读了八一起义的一些史料,仔细研究了局部修改过的剧本觉得原设计基本构思还是对的,因此只是进行了局部修改,没有推翻重来。以上是我设计和修改中的一些想法及对舞台美术的真实性问题的一点体会,不对之处请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