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车机室、1#输煤道、1#转运站——第一分册土方工程施工(终版)

翻车机室、1#输煤道、1#转运站——第一分册土方工程施工(终版)

ID:10076636

大小:7.96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5-24

翻车机室、1#输煤道、1#转运站——第一分册土方工程施工(终版)_第1页
翻车机室、1#输煤道、1#转运站——第一分册土方工程施工(终版)_第2页
翻车机室、1#输煤道、1#转运站——第一分册土方工程施工(终版)_第3页
翻车机室、1#输煤道、1#转运站——第一分册土方工程施工(终版)_第4页
翻车机室、1#输煤道、1#转运站——第一分册土方工程施工(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翻车机室、1#输煤道、1#转运站——第一分册土方工程施工(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作业指导书编号:工程名称:铜陵发电厂六期(2×1000MW)工程作业项目名称:翻车机室、1#输煤地下廊道、1#转运站——第一分册土方工程施工编制单位:安徽电建一公司铜陵电厂项目部建筑科批准:安全:质量:工程:审核:编制: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时间:出版日期版次目录1作业任务12编写依据53作业准备和条件54作业方法及安全、质量控制措施95作业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186技术记录要求197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文明施工标准208有关计算及其分析229附录22翻车机室、1#输煤廊道、1#转运站——第一分册土方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1作业任务1.1作业项目概况及范围1.1.1工程概况

2、铜陵发电厂六期(2×1000MW)机组工程位于铜陵市西南方向约7.5km的横港地区,西距长江约1.5km。翻车机室、1#廊道及1#输煤转运站位于三期工程煤场的南侧延伸至老水泥厂内。翻车机室位于原老厂125MW干煤棚的场地上,土质条件分布不均,其中翻车机室基坑范围内有较厚的填土和淤泥质土,基底是强风化~中层风化泥质砂岩,局部还有混凝土基础。周边环境较复杂,南侧紧邻铁路,翻车机室距铁路最近距离约为18.50m。1#转运站最近距铁路7.9m,1#输煤廊道距铁路最近距离约为11.20m,北侧25m外为老厂铺底煤的堆放区,开挖范围内地下水比较充裕。翻车机室长度轴间距为30m,宽度轴间距27.5m,开

3、挖至绝对高程为0.12m,总挖深为17.15m;1#转运站长度轴间距为16.5m,宽度轴间距14m,开挖至绝对高程为0.5m,总挖深为16.77m;1#廊道总长度231.5m,即B=1332.95~1564.45,内部净尺寸为7600mm*2730mm,开挖深度在10.7m~15.67m之间,由翻车机室向1#转运站呈1.24°斜向上坡。因距离铁路较近和土质较差,且开挖深度较大,为了保证施工安全,翻车机室采用了φ1000@1200mm的钻孔灌注排桩、相互咬合的高压旋喷桩和三层混凝土支撑梁联合支护体结构进行支护;1#转运站采用了φ800@1100mm的钻孔灌注排桩、相互咬合的高压旋喷桩和两层φ

4、610钢管撑联合支护体结构支护。1#输煤廊道采用排桩加钢管支撑的支护形式,其中排桩采用φ1000@1200mm及φ800@1100mm的钻孔灌注桩,φ610钢管支撑根据开挖深浅和支护桩体受力状况分别设置一、二、三层。1.1.2岩土层分布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I、II级阶地顶部局部有人工填土分布,其下为硬塑的③粉质粘土和密实的④含粘性土碎石;局部坳地冲沟中在人工填土下分布有可塑~软塑的粉质粘土,厚度2~3m。湖沼区顶部普遍有人工填土分布,其下为软塑~流塑的②1淤泥质粉质粘土和软塑~可塑的粉质粘土。厂区下伏基岩为第三系R的沉积层,岩性为泥质砂岩。现由上至下将各层地基土的特征叙述如下:①素填土:杂

5、色,以粘性土为主,夹少量碎石、煤渣、混凝土块、砖块,多呈松散状。局部为杂填土。层厚0.50~15.37m,平均4.6m。该层主要分布厂区西侧、南侧等地势低洼地段。②-1淤泥质粉质粘土:青灰、灰褐、灰黑、黑色,饱和~很湿,软塑~流塑状,含腐植质。层厚0.50~10.80m,平均3.5m。主要分布在湖沼区和坳地冲沟地段。②-2粉质粘土:灰、灰褐、灰黄色,很湿,软塑~可塑,部分地段夹小石子和粗砂。层厚0.50~8.00m,平均2.6m。主要分布在湖沼区和坳地冲沟地段。②-5粉质粘土:黄褐、灰黄色,湿,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含少量碎石。层厚0.60~3.10m,平均1.7m。该层局部分布。③2

6、6翻车机室、1#输煤廊道、1#转运站——第一分册土方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粉质粘土:棕黄~黄褐色,湿,硬塑,局部含黑色铁锰质胶膜及灰白~灰绿色高岭土团块。层厚0.50~11.00m,平均4.1m。层顶深度0~16.00m,层顶标高5.74~35.20m。该层在I、II级阶地分布较广泛。④含粘性土碎石:黄褐、棕黄色,湿,中密~密实,碎石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含量为50-60%,粒径一般在2~5cm,大者10~12cm,最大直径达40cm,磨圆度一般,次棱角状~亚圆形,碎石多为中风化、较坚固;碎石间主要为棕黄色粉质粘土充填,稍湿,硬塑,粘性土含量为25~30%。混少量砂、砾。地基土不均匀,夹粘性土薄

7、层、透镜体,薄层的单层厚度20~30cm。局部地段岩性渐变为含粘性土砾石。层厚0.30~7.70m,平均3.4m。层顶深度0.00~23.10m,层顶标高-0.67~26.25m。该层在I、II级阶地分布较广泛。⑤泥质砂岩(R):褐红色、紫红色,泥质结构,水平层状构造,含砾石。局部地段顶部0.5~1.0m为全风化,工程性能较差;以下渐变为强风化~中等风化,力学性质较好。此层未揭穿。层顶深度3.10~23.60m,层顶标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