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069387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23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中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好初中数学无论是为以后升学还是将来就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学生应该学好数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便于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我作为一名多年来一直在数学教学一线工作的老师,总结几年的工作体会,提供几点看法,供各位参考。一、努力弄清初中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原因,寻找合适的教学决策两极分化的现象遍及初中教育的几乎每一门学科,两极分化的问题困扰着每一位在教学
2、一线工作学习的老师、同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更加明显地体现出分化的严重性与可怕性,这种不容乐观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就数学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1.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后进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1)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它的抽象性,是形成后进生的主要原因。教学时,应加强数学的直观性教学以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5(2)应加强数学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要特别注意观察
3、后进生的学习情绪,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2.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1)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2)大部分后进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3.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让他们体会成功与被赞赏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二
4、、平时教学始终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一)“实”即实事求是,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即因材施教,分类推进。5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有创意,注重严密的逻辑推理,力求解题过程的完整与完美。另外,平时教学中要重视与抓好B组题的教学,开展课外提高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切实发挥他们的尖子生优势,让他们在平时学习以及中考中占有决对的尖子优势,这与中考成绩优分率提高,关系重大。(二)“活”即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尽量采用启发法、点拨法、讨论法、图表法,比
5、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另外,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平时教学中多给学生教授解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重视他们能力的培养,加强“联想、想象、转化”思维训练。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学科的”一般原理”,在数学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数学思想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鉴于中学生认知能力特点和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限制,我们只能将部分重要的数学思想落实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而对有些数学思想不宜要求过高。我认为,在中学数学中应予以重视的数学思想主要有三个:集合思想、化归思想和对应
6、思想。此外,符号化思想、公理化思想以及极限思想等在中学数学中也不同程度地有所体现,应依具体情况在教学中予以渗透。(三)“准”即以大纲和教材为准。以课本为主线,严格按照大纲要求,狠抓双基、夯实基础,重视训练,同时,还强调学生解题的规范化和准确率,把这个“准”字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练习中去,让它带着学生到考场上淘取更高的成绩。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51.教师应首先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2.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变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
7、学方法为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应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又要着眼于实际效果。四、把握方向,立足实际,稳步扎实地分阶段地进行复习紧扣《大纲》与《考纲》,明确复习目标,合理安排“三轮”总复习。1.第一轮复习双基,夯实基础,进行归纳复习,全面巩固知识点,适当系统归纳。这一轮复习也是抓后进生与中等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数学基础较差,试卷中的偏难部分得分率很低,能否提高他们在基础部分的得分率,关系
8、到整个考试总评的好坏。对于优等生,则应全力训练他们解题的正确率,做到能得分的地方绝对不失分。2.第二轮复习时,系统梳理各单元知识、综合训练,专题专练,做到重点问题重点练,难点问题分层练,易混问题对比练,克服定势灵活练。注意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多题一解培养化归思维。在平时的训练中搜集诸多典型问题的普遍性解法,做好以一通百,学会知识的迁移与贯通。53.第三轮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