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加丹加省堪苏祁铜钴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刚果(金)加丹加省堪苏祁铜钴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ID:10068087

大小:3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23

刚果(金)加丹加省堪苏祁铜钴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_第1页
刚果(金)加丹加省堪苏祁铜钴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_第2页
刚果(金)加丹加省堪苏祁铜钴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_第3页
刚果(金)加丹加省堪苏祁铜钴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_第4页
刚果(金)加丹加省堪苏祁铜钴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刚果(金)加丹加省堪苏祁铜钴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刚果(金)加丹加省堪苏祁铜钴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摘要:堪苏祁矿区位于加丹加省科卢韦齐市东部约40―60km,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加丹加西部的“外部褶皱推覆构造带”北缘。区域成矿区带位于赞比亚―刚果(金)巨型成矿带北西延部分的转折端,即位于刚果(金)加丹加省南部的沙巴型铜钴矿亚带内。矿区由五个矿段组成,东西向展布,长约16km,宽约2km,由东向西分别为:卡贡图洛瓦、齐汤巴、堪苏祁Ⅰ、堪苏祁Ⅱ和卡布维米亚。该矿床形成历史复杂,经历了早期沉积成岩成矿阶段―后期多期热液构造叠加富集―晚期次生氧化改造多个阶段,为复合成因的层控改造矿床。关键词:堪苏祁矿区成矿带层

2、控改造矿床1.区域地质背景14堪苏祁(Kansuki)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加丹加西部的“外部褶皱推覆构造带”北缘,邻近于大型推覆构造面附近(图1)。区域成矿区带位于赞比亚―刚果(金)巨型成矿带北西延部分的转折端,即位于刚果(金)加丹加省南部的沙巴型铜钴矿亚带内。区域地层主要为前寒武纪加丹加沉积岩相地层,不整合于下伏的古老基底之上,主要为一套巨厚的海相浅水富镁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区域变质程度较低,以绿片岩相为主,由下至上分为罗安群、恩古巴群、孔德龙古群。区域地质构造极其复杂,褶皱和断裂发育。2.矿区地质矿区由五个矿段组成,东西向展布,长约16km,宽约2

3、km,由东向西分别为:卡贡图洛瓦(Kakontolwa)、齐汤巴(Chitamba)、堪苏祁Ⅰ(Kansuki-Ⅰ)、堪苏祁Ⅱ(Kansuki-Ⅱ)和卡布维米亚(Kabwemia)。2.1地层矿区内所见岩性层上下关系实为构造岩性叠置关系,时代为新元古代,赋矿地层为罗安群。罗安群由一套浅海相石英砂岩、长石砂岩、粉砂质板岩、泥板岩和白云岩、大理岩等组成,各类岩石均不同程度遭受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和热力接触变质作用,变质程度属低绿片岩相,出现典型变质矿物有红柱石、堇青石、黑云母、电气石等,滑石和石墨系动力变质产物。2.2构造2.2.1褶皱构造矿区为区域性大型褶皱的

4、轴面部位,在褶皱形成后期,推覆构造发育,其剪切面理置换了早期沉积层理,现所见面理均为构造剪切面理。区内主要岩性层及构造面理产状表现为向南缓倾,见有米尺级小型挠曲现象。14岩性层面理的倾向以170°―185°为主,岩性层面理倾角以30°―45°为主,唯在卡布维米亚矿段,岩性层转向东倾,倾角45°―50°。2.2.2韧脆性剪切构造堪苏祁矿区处于大型韧脆性剪切构造带中,对该区铜钴矿床的形成与富集起重要控制作用。韧脆性剪切构造的表现形式:(1)层变质砂岩、白云岩等地质体,常被剪切成几米―几十米大小不等的透镜体分布。(2)强变形与弱变形域,韧性变形与脆性破裂间相间

5、出现。强变形域表现为片理化发育,石英拉长定向,片状矿物绕流,柔流小褶皱出现,甚至出现糜棱岩化。上述现象指示剪切方向为上冲型。弱变形域岩石基本保持原岩风貌,但脆性劈理、裂隙发育,常见角砾构造岩和碎裂岩,矿化强烈。(3)岩层间的面理构造与区域褶皱相伴生的轴面面理(S1)相当,它置换了原始沉积层理(So),剪切变形中形成Sc面理,主要表现为强变形域中呈密集的(毫米至厘米级)刀切状平直面理组的出现,Sm面理发育不典型。(4)微观特征显示,显微镜下常见石英颗粒的拉长、片状矿物定向绕流及石英波状消光、旋转碎斑和压力影现象发育。14(5)定向性矿物滑石广泛发育,石墨条

6、带也时有见及以上各种韧脆性剪切面理,为铜钴矿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矿质运移通道和容矿场所。(5)据柔流面理交切关系判断区内有两次以上剪性变形活动。2.2.3断裂构造按断裂走向可分三组:(1)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是堪苏祁矿区最为发育的一组断裂,其特点是破碎带宽厚,达数米至二十余米,普遍发育棱角状或圆滑状角砾岩和碎裂岩带,产状多向南倾,倾角陡立(60°-85°),走向上与岩性层或构造近一致,小切错岩层或矿体,本身不含矿。(2)南北向平移断层:生成时间晚,切错东西向断裂和破坏矿体,但规模较小,不具宽厚破碎带,平直,属平移断层,水平断距十余米至数十米。该组断裂多沿各

7、矿段山链鞍部分布。(3)北北西向断层:仅见于卡布维米亚矿区,宽1m左右,可见长达1公里左右,因覆盖和工作程度欠缺,其性质和形成时间尚不明确。2.3变质作用堪苏祁矿区同区域地层岩石一样,均遭受过区域(热流)变质作用和区域动力变质作用。14(1)区域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细粒泥砂质岩石,普遍发育板状构造和变晶结构和变晶结构和变余结构,普遍有红柱石、堇青石等典型变质矿物生成,新生黑云母和白云母(少量)分布也较普遍,石英砂屑和硅质胶结物均发生重结晶。在齐汤巴―堪苏祁矿段,新生变质矿物组合为:红柱石+堇青石+黑云母±白云母在卡布维米亚矿段出现:绿泥石+白云母+黑云母

8、矿物组合前者可达低角闪岩相,为低压高温环境产物。地热梯度为20-60℃/km,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