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064192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23
《准精算师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准精算师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摘要:通过在地方多科性大学应用数学专业设置“准精算师卓越人才试点班”,开展以中国准精算师资格考试内容为核心的专业教育的教学实践,探索在我国地方多科性普通高校应用数学专业开展准精算师卓越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关键词:应用数学;准精算师;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46-02一、我国精算教育及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体系简介一般认为,中国的正规精算教育是从南开大学引进北美精算教育制度而形成的南开大学与北美精算协会(SocietyofActuaries,简称SOA)联合进行精算教育模式开始的。20世纪
2、80年代末,在美籍华人、美国天普大学终身荣誉教授段开龄博士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南开大学与北美精算师协会于1987年11月,签订合作协议,在南开大学创立精算研究生教育项目,并于1988年秋季招收第一批精算研究生。在“南开―北美”联合进行精算教育之后,出现了不同方式培养精算人才的模式。1991年,湖南大学(原湖南财经学院)开始招收精算本科生。1993年,英国精算师协会(Instituteof9Actuaries,简称IOA)与中央财经大学合作引进了英国精算师教育与考试体系,成为中国继引进美国精算教育之后再次引进的国际精算教育体系。1998年西南财经大学引进日本精算教育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
3、后,精算教育陆续在中国各地高校发展起来。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办的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委托中国精算师协会组织实施。自2000年首次举办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以来,至今已有十余年。2010年12月14日,中国精算师协会成为国际精算协会(IAA)正式会员单位,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获得了国际精算教育标准的认可。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于2011年春季开始实施新体系。新体系分为准精算师和精算师两个层级,其中准精算师部分由八门考试科目组成,每门考试均为3小时笔试。具体科目为:数学、金融数学、精算模型、经济学、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会计与财务和精算管理。申请准精算师资格应满足的条件:(1)
4、具有本科(国家承认同等学历)以上学历;(2)通过以上全部八门科目的考试。目前我国没有设置专门的精算本科专业,大部分院校是在保险专业中开设精算学的相关课程,只有少数院校在保险学专业或数学专业或统计学专业中设置精算方向进行招生培养。本文试图探索在我国地方多科性普通高校应用数学专业开展以准精算师资格考试内容为核心,培养准精算师卓越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二、在应用数学专业开展准精算师卓越人才培养的可行性92010年由中国精算师协会组编的《精算管理》一书中对精算师有如下描述:精算师是分析风险并量化其财务影响的专门职业人员。他们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经济学、金融学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在保
5、险、金融及其他领域中,分析、评估不确定的现金流对未来财务状况的影响。精算师作为管理队伍的重要成员,他们擅长和专注于将专业分析技能、商业经营知识和对利益相关者的理解综合起来,帮助团体理解其决策将会带来的财务影响。这个定义充分地阐释了精算理论的内涵和精算师的职业定位。从专业学习的角度看,作为未来的精算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数学基本功,还要掌握经济、金融、保险和财务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作为数学专业的学生在经过必要的数学专业基础课学习后,打下了较好的数学理论基础,相比其他专业学生,在学习精算类课程上具有更大的优势。从就业需求的角度看,未来几年我国精算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精算人才,但我国精算教育的起
6、步比较晚,为了适应精算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我国地方多科性普通高校应用数学专业开展精算方向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探索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三、准精算师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9明确精算本科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搞好准精算师卓越人才培养的关键。首先,我们要培养的是未来的精算师,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应当是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所以培养的学生必须系统地学习作为一个精算师所应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其次,要为学生未来从事精算师职业铺平道路,那就是在读书期间有计划地全部或部分通过中国准精算师资格考试。所以我们确定的培养目标是以中国准精算师资格考试内容为核心,教学要求高于准精算师资格考试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精算专
7、业基础理论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和金融保险基础理论,研究分析能力强,擅长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保险及社会保障、精算与数量分析工作的专门人才。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制定了一整套准精算师卓越人才试点班的教学文件,包括学生的遴选与退出机制、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编制、教学进度的安排等。1.选择机制与管理模式。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或愿意从事精算职业,所以为了探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