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调研考试试题10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调研考试试题10

ID:10038852

大小:40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22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调研考试试题10_第1页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调研考试试题10_第2页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调研考试试题10_第3页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调研考试试题10_第4页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调研考试试题10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调研考试试题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西省高安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命题人:梁俐鹃审题人:邹瑜隆审核:王静第Ⅰ卷(共36分)fatetruth@163.com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期刊(qí)颓圮(pǐ)瞋目(chēn)挥斥方遒(chè)B.绯闻(fēi)给予(jǐ)漫溯(sù)屏息以待(bǐng)C.重创(chuāng)从容(cóng)糯米(ruò)舐犊情深(tiǎn)D.长篙(hāo)遏制(è)河畔(bàn)风尘仆仆(p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桀聱菜蓝寥廓殒

2、身不恤B.扭扣篇幅揣摩阴谋鬼计C.笙萧青苔气慨绿草如茵D.喋血噩耗修葺引吭高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一九三八年,希特勒所达到的目标远远超过了他在一九三三年以前所许下的诺言,他已经把看来毫无希望的事情付诸实现,一时间可谓踌躇满志。B.那天,我们强忍住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深情地唱起周华健的《朋友》,长歌当哭来送别我们可爱的教官C.在主场对西布朗的比赛中,曼联射手韦恩·鲁尼只能屈居替补席,只在79分钟球队被2-2逼平时临危受命上阵,却始终未能进球。D.李零在其新作中指出,孔子是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与虎谋皮、

3、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种病态的需要活动不仅使他堕入偏执的癖性中去,而且使他的业务天天积聚起来,使他接受他所不能实行的工作。B.由于我国基础工业落后,搞二代机、三代机都有很难过关的问题,而王选开创性地以“轮廓加参数”的数学描述方法研究出一整套高倍率汉字信息压缩、还原、变倍,从而使机械部分变得简单。C.一般来说,散文篇幅不长,但立意深,多见识,有真情,饶趣味,因而其文字表现有个性,富文采,成为民族语言中最为俊美的部分。D.列夫·托尔斯泰称上帝是“那种无限的万有,身在其中,人感到自己是一个有限的部分

4、”,并且宣告,凡人和其他人的生活的结合惟有通过爱才会发生。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什么是仁?孔子并没有给“仁”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他总是根据不同的对象,对“仁”进行不同角度的阐述。。所以,他说:“为人由己,而由乎人哉?”(《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只有不断反省,循礼而行,就能达到“仁”的境界。①至于什么是“克己复礼”,他也有明确的说明,那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②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个体自觉的道德修养。③孔子很重视周礼,即周代的礼节仪式、政治制度和道德

5、规范,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动荡局势下,他希望社会和个体都能以“礼”为根本。④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⑤而“仁”的实现,正有赖于对“礼”的实行。⑥在《颜渊》篇中,他提出“克己复礼为仁”。A.⑤①⑥②④③B.③⑤⑥①④②C.⑥①⑤③②④D.③⑤⑥①②④高考资源网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经学文本的演变   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由此也产生了源远流长的“经学”。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起源于子夏和苟子,并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演化。两汉儒学

6、处于独尊地位,“五经”、“七经”立于大学,“明经”、“孝廉”也设为察举科目,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发挥了特殊作用。隋唐而下,经学与科举结合,对儒家通识教育的内容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初,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订《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今天下传习”。由此完成了经注的统一。高宗永徽四年《王经正义》颁行后,速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经说。其后,又有贾公彦作《周礼注疏》与《仪礼疏》,杨士勋作《谷梁传疏》,徐彦作《公羊传

7、疏》,合称《九经正义》。唐代明经科,以《九经》取士,有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之别;至唐文宗太和年间,刻《十二经》,立石于国学,增加的《论语》、《孝经》和《尔雅》,均成为了教科书。   唐代学者整理的经学文本,是对汉代以来经学的一次大总结。清代经学家皮锡瑞如此评析:“自《正义》定本颁之国胄,用以取士,天下奉为圭杲。唐至宋初数百年,士子皆谨守官书,莫敢异议矣。”也有学者认为,“正义”对经、注起了详解作用,有益于普及文化教育,但士人多以读经为敲门砖,并不以学术论争为意,从而造成了经典注疏的停滞。北宋庆历以后,疑古之风始兴,不信

8、前人注疏,务出新义。熙宁间,王安石改制,废置《仪礼》学官,而以《周礼》取士,并未将《春秋》列于学官。当时规定:“进士罢诗赋、帖经、墨义,各占治《诗》、《书》、《易》、《周礼》、《礼记》一经,兼以《论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