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038490
大小:16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22
《高一语文劝学复习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劝学》学案导学一、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劝学》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
2、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二、重点文言知识梳理。1、重点实词释义劝学木直中绳善假于物风雨兴焉不积跬步功在不舍解析:劝:勉励中:符合假:借助兴:起跬:半步功:成功2、字词解释(1)通假字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2)词类活用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③名词用作动词:
3、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④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3.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l)判断句①青,取之于蓝②冰,水为之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固定格式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3)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三、课堂训练(一)、区别下边各句子里加点的词的用法。(1)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虽有槁暴,不
4、复挺者,輮使之然也(3)A、知明而行无过矣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B、吾尝终日而思矣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解析:(1)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个“于”都是介词,前“于”相当于“从”,后“于”相当于“比”。B、……善假于物也——介词,相当于“向”。(2)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一种特殊的指示代词,不能象其他代词那样单独作句子成分,只能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
5、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3)A、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以不译出来。B、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可译作“地(de)。”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连词。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于是”。(二)、课文内容翻译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冻而成的,但它比水更冷。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
6、行无过矣。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4、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①也,则耻师焉;惑矣!彼②童子之师,授之③书而习其④句读⑤者,非吾所谓传其⑥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⑦,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⑧焉,小学⑨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跟从
7、老师学习为耻;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给他书又帮助他学习书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请教老师,有的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w.w.w.k.s.5.u.c.o.mwww.ks5u.co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