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036751
大小:320.1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22
《高一生物下册期末模块考试试题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生物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答卷时间75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为区分噬菌体的蛋白质与核酸,应选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蛋白质中的()A.N B.P C.S D.O2.下图示DNA转录过程中的一段,其中核苷酸的种类是()—G—C—T—A—||||—C—G—A—U—A.4种B.5种C.6种D.8种3.染色体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染色单体。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具有()A.2个单链
2、DNA分子B.1个双链DNA分子C.2个双链DNA分子D.4个单链DNA分子4.在某双链DNA分子的所有碱基中,鸟嘌呤的分子数占30%,则胸腺嘧啶的分子数占()A.10%B.C.30%D.40%5.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没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6.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精子细
3、胞,根据图中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①③B.②⑤C.①④D.③④7.某男人产生的有些精子中,性染色体为a(XY)、b(YY),这两种精子是如何产生的()A.a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性染色体未分离,b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性染色体未分离B.a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性染色体未分离,b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性染色体未分离C.a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性染色体未分离,b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性染色体未分离D.a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性染色体未分离,b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性染色体未分离8.下图表示某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其正确的排列顺序应为()A.④①③⑤②B.④③
4、①⑤②C.①④③⑤②D.①④⑤③②9.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10.下列关于等位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B.D和d是等位基因C.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D.C和C是等位基因11.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小麦的抗病和不抗病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12.豆的矮茎和高茎为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
5、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A.高茎高茎→高茎B.高茎高茎→301高茎+101矮茎C.矮茎矮茎→矮茎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13.孟德尔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原因是()A.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B.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C.原核生物没有完善的细胞器D.原核生物主要进行无性生殖14.在杂交后代中,生物的性状一旦出现,该性状就能稳定遗传的是()A.显性性状B.隐性性状C.相对性状D.优良性状15.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为隐性性状B.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II3和II4的基因型相同D.II3和II4的基因型不
6、同16.在人类的色盲遗传中,一个女性携带者与一个色盲男性结婚,其子女的情况将是()A.子女均不色盲B.儿子色盲,女儿为携带者C.子女均为色盲D.儿子、女儿色盲的概率都是50%17.对某植物体进行测交,得到测交后代的基因组成为RrYy和Rryy,则该植物体的基因组成是()A.RRyyB.RRYyC.rrYyD.rryy18.下图是A、B两个家庭的色盲遗传系谱图,A家庭的母亲是色盲患者(图中●),这两个家庭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一个孩子,请确定调换的两个孩子是()A.1和4B.1和6C.2和4D.2和519.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
7、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豆种子的子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基因Y和y控制;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遗传实验中,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对每对性状作出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请问该杂交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YyRr和YyRrB.YyRr和yyRr C.YyRr和YyrrD.YyRr和yyrr21.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
8、(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