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027127
大小:96.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5-21
《三月散文教室主题发表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9三月散文教室主題發表區請就陳列.陳冠學.劉克襄三位作家或他們的作品作一番小小的評析。文長100字以上。20925珈均張貼於2005-03-0823:55:411.在陳列先生的這篇無怨之中,是將他在獄中的生活一一寫出,在其中並沒有一般所謂監獄中陰險狡詐、黑暗至極的一面,反而是用一種平淡無求的筆調,描寫出人們在這種困厄的環境中所展現出來最自然的生命力。聽見心底深處的聲音,過往的一切、外面的世界是那麼的美好溫暖,但對現在所遭受的一切事物,不抱持怨恨的心,珍惜現在的自己,好好的活出自己。2.陳冠學先生就我的刻板印象之中,好像都是寫做一些有關鄉下田園生活的文章。當
2、看見這兩篇文章之時,有點被小小的嚇了一跳,原來他並不是專門寫有關田園的東西喔。就其中的大洋國這篇文章,有濃厚地諷斥資本主義的意味,在其中將資本主義當作是兩頭蛇,欲除之而後快,將資本主義和民主主義實施之後的缺點一一列舉出來。但其中以偏概全的情況卻十分的嚴重,反而突顯出獨裁政權的可笑之處。3.看完劉克襄先生的兩篇文章後,只覺得他是一位十分重視人類和大自然和諧相處,而且是個自己親自去試試,用行動去體會、感受,極有行動力的人。在他還未到六龜之前,已經先去研究其歷史,對它已有了初步的印象。在藉由自己親身去體驗,百年前的台灣山區,和現今有何不同。還將一路上所見的各種野生動
3、物一一做了詳細的描述,型態、聲音、顏色,無一從他的指(紙)下漏過。42-楊琇涵張貼於2005-03-2610:37:57在看過三篇文章後,其中最深深吸引我的就屬陳列先生的文章了。他的筆法深刻的鉤勒出人性中脆弱與不為人所了解,更或者是連自身都無法言喻的心聲。鬱悶氣氛中卻又發人深省。他懂得走入每個人心中不得已的故事,在故事中的歷史裡體驗思考每個角色的存在意義,每個過去與未來交錯散發出的光芒。那被束縛著的微弱心靈,藉由他的文章,似乎找到了光明的出口。是阿!!人生不就是由許多的不得已、許多的莫可奈何、許多的矛盾交織而成的嗎!?但陳列的文章也告訴我們,生命沒有一種絕對,
4、每種經驗的背後都有學會成長的催化劑。其他篇也要有交代!209-42張貼於2005-03-3123:28:56因為之前以為只要po一個人就好~現在補其他兩人的~看完陳冠學先生的文章,大洋國那篇的意境實在不太體會得出來,所以就對襯那篇來評論~他用了十分對比的手法襯托出完美與不完美的世俗認定差距,顛覆了一般人拘於完全才是完美的思維,剖析出不完美中卻往往帶著完美意義的邏輯,認清價值觀所造成的對立,引了許多名言錦句印証萬物皆有用,不可以小見大的觀點,立論頗為精湛至於劉克襄先生,是一位充滿著愛心的自然保育作家吧!從他細膩刻畫生物動態的筆觸,流露出一股對大自然的關懷及嚮往,
5、讓人彷彿踏進深林古道,聆聽悅耳蟲鳴,參與大自然生命力的饗宴~26-李欣怡/e-mail張貼於2005-03-2611:16:52看完了陳列.陳冠學.劉克襄三位作家的文章.每一位的風格大不相同.都很有自己的特色.其中陳冠學先生最讓我感到驚訝.因為平常看到他的作品大都是在描寫田園生活的情景.也讓我看到他不同風格的作品.三位作家中我還蠻喜歡劉克襄先生的文章.我覺得他是一個做事很用心的人.像到六龜之前.他會先去了解當地的地形及歷史.而且他很講求親身去體驗感受大自然中的事物.所以文章中的事物都在以他的親身經驗地描寫下活了起來06-俞甄/e-mail張貼於2005-03-
6、2620:57:14一、陳列先生的作品如同其人生歷程,外在的環境難以束縛,影響其內心深處追尋自我的堅持。「無怨」一文中,以平實的語意,深刻的描繪著,每人不同的人生際遇,面對眼前困頓周邊,都潛存著一份,堅韌追求心中理想未來的執著。文章陳述著獄中生活,人內心的調適轉換,無沒有怨天尤人的怒氣,不知是認命或抱著追求內心理想未來,讓心境昇華,而對所承受不了的環境,能接受事實調整自己;認知了不去想外面的人與事,讓心境恢復寧靜,無論是看書或閉目躺著暝想,不同的生活背景與人生,都有相同的執著,珍惜現在好好活著出去,再去追尋尚未完成的未來。二、.陳冠學先生係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
7、對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曾深入探討,成就頗為可觀,其著作,如『論語新注』、「莊子新傳」、「莊子宋人考」等。而其他知識鑽研更不遺餘力,研讀其散文著作,凝練的文字隱含獨特自然哲學觀,可深刻感受知識的廣泛。『對稱』一文以自然界存在的現象,宇宙的運行,物理的原理等;以「平衡」面對「對稱」一詞,陳述著凡事有一體兩面,宏觀的胸襟或微觀的思維,存在於對事務的判斷、價值的衡量、心境的轉折等。讓我們瞭解面對問題或現況,可存在著兩種不同的心境,樂觀或悲觀、巨觀或微觀皆在一念之間,其結果必然是不一樣的。簡單的語詞,道盡人生深刻的體認,追求完美的過程,更需接納不完美的結果,也因如此人需不斷
8、的努力追尋。三、「荖濃溪半畔的六龜」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