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明朝及南明诸王诸帝

评点明朝及南明诸王诸帝

ID:10020051

大小:77.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5-21

评点明朝及南明诸王诸帝_第1页
评点明朝及南明诸王诸帝_第2页
评点明朝及南明诸王诸帝_第3页
评点明朝及南明诸王诸帝_第4页
评点明朝及南明诸王诸帝_第5页
资源描述:

《评点明朝及南明诸王诸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评点明朝及南明诸王诸帝明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专制王朝。关于明朝的起止时期,史学界一般认为是从洪武元年(1368)至崇祯十七年(1644),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共277年。在明朝灭亡后,明朝的残余力量从崇祯十七年(1644)至康熙三年(1664)先后在南方各地建立起了数个政权,称为南明,历时21年。以下就对明朝及南明诸位帝王为政的突出之处、功罪善恶做简要的评点。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原名朱重八,汉族,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25岁时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的暴政,1361年,受封为吴国公,三年后自称吴王。到元

2、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作为一名贫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深知民间疾苦,了解土地对于农民的重要性。在他即位后不久,发现有许多富民隐瞒田产、逃避徭役,便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土地赋役制度改革。在继承宋元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鱼鳞图册编造工程,曾多次派人在全国范围内核查土地。经过长期努力,终于在洪武二十年(1387)全面完成了鱼鳞图册的编造工作,基本掌握了全国的户口和耕地情况,使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附着于土地,为其纳粮当差。明朝初年,沿用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但是朱元璋认为元

3、朝灭亡的原因是由于权力下移,因此进行政治制度地大胆变革和创新:废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行政、司法、军事权力,三者地位平等,互相监督、牵制,向中央负责。废丞相,设六部分理全国事务,直接向皇帝报告。通过一系列的变革和调整,朱元璋的专制主义皇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皇帝兼行相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皇帝之一。相对权力的增加,所要处理的政务也相应增加,同时也成为历代君主中勤奋的一位。朱元璋一生生活简朴,严于律己。皇宫没有雕梁画栋,也从不种植奇花异草。每逢地方上遇到特大灾害,朱元璋与皇家的人都要吃一餐麦饭和野菜表示与民同甘共苦。他一日三餐都十分简单,直

4、到晚年身体不行时,才稍有改变。作为一个平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在骨子里存在了自卑的情节,明朝的文字狱多集中在明太祖时期,朱元璋从各级各地官员上表笺祝贺或颂扬功德中严加挑刺,披罪理由之荒谬,网罗人数之多,惩罚之惨重,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明朝初年,许多官员蹈袭元朝的弊政,擅权枉法、贪赃受贿、蠹政害民。朱元璋亲自制定、颁布《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和《大诰武臣》,共236条,其中惩治贪官污吏的有150多条,而且极其严厉,总共罗列凌迟、枭首、夷族等惩罚,残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王朝。作为一个封建君主,朱元璋对于权力的追求达到了极致。朱元璋认为那些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公侯武

5、将会对自己的君权造成威胁,为了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朱元璋一方面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逐个除去那些他看不顺眼或者有疑心的将领,另一方面大力加强特务机构,到洪武十五年(1382),特别设立了隶属皇帝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加强对大臣和百姓的监督,弄得满朝大臣人人自危,百姓惴惴不安,完全体现了朱元璋专横、残忍、暴虐的一面。明惠帝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历史上第二位皇帝,他的父亲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被立为太子,但是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照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逝世后,年仅21岁的朱允炆继位,改年号为“建文”。即位后,实行政治改革,

6、推行了一系列新政,史称“建文新政”。朱允炆加强了文官在国家政事中的作用,大开科举考试,并下诏要求举荐优通文学之士,授予官职。皇帝身边的几位重臣皆是饱读诗书的才子,文人们获得了比以前更高的政治地位,对朝廷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对皇帝忠心耿耿。朱允炆采纳了谋士们的建议,进行改革,首先重德省刑,锐意文治,崇尚礼教。下诏全国行宽政,平反冤狱,纠正了一些冤假错案,一批无辜的官吏得以恢复自由,被发配远方的人也得以回到家乡。其次是均免赋役,减免历年逋租和天下荒田租税。对于佛教势力多占良田的现象也加以限制。另外在吏制方面,朱允炆也进行了改革,重新更定官制,大力精简机构,革除冗官,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

7、,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朝廷内,对宦官管教甚严,同时又诏谕地方官,一旦发现宦官奉使横暴、虐害士民就立即擒送京师,加以严惩。通过以上的措施,朱允炆给百姓和官吏都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的安定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时政通人和,因此后人有“四年宽政解严霜”之誉。削藩作为新政的一项重要措施,虽然对巩固皇权有着积极意义,但是在削藩的决策上朱允炆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就是没有先削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而是从其他藩王下手,先后废了周王朱橚等五王为庶人,引起了藩王们的岌岌自危,还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