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76年的中国,从道德重塑到道德溃败(中)

1949—1976年的中国,从道德重塑到道德溃败(中)

ID:10018142

大小:68.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5-21

1949—1976年的中国,从道德重塑到道德溃败(中)_第1页
1949—1976年的中国,从道德重塑到道德溃败(中)_第2页
1949—1976年的中国,从道德重塑到道德溃败(中)_第3页
1949—1976年的中国,从道德重塑到道德溃败(中)_第4页
1949—1976年的中国,从道德重塑到道德溃败(中)_第5页
1949—1976年的中国,从道德重塑到道德溃败(中)_第6页
1949—1976年的中国,从道德重塑到道德溃败(中)_第7页
1949—1976年的中国,从道德重塑到道德溃败(中)_第8页
1949—1976年的中国,从道德重塑到道德溃败(中)_第9页
1949—1976年的中国,从道德重塑到道德溃败(中)_第10页
资源描述:

《1949—1976年的中国,从道德重塑到道德溃败(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949—1976年的中国,从道德重塑到道德溃败(中)来源:共识网作者:卸甲一书生当时的社会道德风气确有好转。但这种好转只表现在提倡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等助人为乐行为的层面上,且这些行为也需要时时用阶级分析的方法、阶级斗争的观点来检验。  上一篇:1949—1976年的中国,从道德重塑到道德溃败(上)  1962年至1965年尽管只是短短的4年,社会道德下滑的趋势却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主要标志是政治文明出现了一定的正向变化,社会道德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热爱劳动等美德得以广泛提倡。  “一大二公

2、”的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和公共食堂的失败,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成千上万农民的惨死,使毛泽东的威信降到1949年以来的最低点。他不得不暂时放开紧握在手中的权力,让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去处理日常事务,自己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理论研究上。  1962年1月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毛泽东的初衷是想解决地方分散主义严重的问题。但不对1958年以来的理论、政策等根本问题进行清理,就无法解脱现实的困境。会上,毛泽东的讲话着重讲了必须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必须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刘少奇不仅主张把民

3、主集中制加进大会报告,还提出党内民主固然重要,但党内民主不能代替国家的民主,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实行人民民主。邓小平在讲话中,着重讲了党的建设的问题,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要在全党恢复和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时期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也有所调整。毛泽东将知识分子群体划入剥削阶级的做法,使他们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对此有关方面试图加以纠正。1961年制订的《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重申企业中的职员和技术人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61年9月28日,在广东省委召开的有

4、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高级知识分子中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参加的座谈会上,时任中南局书记兼广东省委书记的陶铸郑重提出,今后一般地不再叫知识分子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1962年举行的广州会议(指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和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剧本创作座谈会)和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周恩来、聂荣臻、陶铸等人一致认为应不再一般地称知识分子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肯定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属于劳动人民的范围。受周恩来委托,陈毅在会议上讲话,宣布给知识分子“脱帽”(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帽)“加冕”(加劳动人民知识分子之冕),

5、并向与会代表脱帽鞠躬。  不过,七千人大会在党内民主集中制上,只着重解决了省、地、县三级领导存在的问题,党中央领导核心在政治生活上存在的缺点错误却没有得到检查改正,会后也没有形成实行党内政治民主的相应机制,毛泽东一人“独断乾纲”的格局没有改变。他虽然在大会上做了检讨,但主要是从党的主席负责的角度来谈的,没有涉及到个人责任和建立决策纠错机制等深层次问题。他十分欣赏林彪在会上有关对毛个人崇拜的讲话,欣赏所谓“大跃进的失误是没有按毛泽东思想办事”的说法,会后很快把讲话批发全党。在1962年9月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上,他

6、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口号,致使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升级。他也不同意摘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帽子的做法,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些阳魂过来了,但是阴魂未散,有的连阳魂也没有过来。”  这一阶段直接推动道德重塑是从两个层面进行的:一个是搞政治运动,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方法是既清查干部的问题,对各类群体进行甄别定位,又从思想上、道德上进行教育改造;另一个是进行思想教育,如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以树立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批判地主富农的道德败坏,批判“道德继承”论,在理论上与中国传统道德划清界线。  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社

7、会主义教育运动是由于1962年9月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发表讲话,提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始终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资产阶级作为阶级都将存在并企图复辟的观点,要求全党全民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要求必须在城市和乡村中普遍地、反复地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各地传达贯彻毛泽东的讲话和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并于1963年至1965年发动了以清帐目、清财务、清仓库、清工分为目标,进而发展为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故又称“四清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在全国部分农村和少数城市基层开展的政治运动。它仍延续了过去以群众运动反腐败的思

8、路,抛开基层干部由工作队直接领导群众开展运动,解决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以来相当一部分社队长期存在的帐目、财物不清,生产经营管理混乱,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侵占公物、挪用公款、贪污腐化等问题,对缓解基层颇为紧张干群关系有一定的效果。但整个运动是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存在着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倾向,有的基层干部确实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同时一些问题并不太严重的基层干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