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_试题卷

中国当代文学_试题卷

ID:10015674

大小:4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21

中国当代文学_试题卷_第1页
中国当代文学_试题卷_第2页
中国当代文学_试题卷_第3页
中国当代文学_试题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_试题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网络教育学院2013年3月《中国当代文学》课程考试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有三道大题,满分100分。2.考试时间90分钟。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4.填写内容不得超出密封线。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文革”开:始以前,我国激进主义文艺思潮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毛泽东审阅并亲自修改的C.A.《关于文化艺术两条腿走路的问题》B.《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C.《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D.《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2.在一段时间内,小说题材

2、的选择直接成为判断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十七年”时期重大社会题材小说《林海雪原》的作者是A.A.曲波B.梁斌C.柳青D.吴强3.“告诉你吧,世界/我一不一相一信!”这句诗出自作品AA.《回答》B.《无题>C.《一切》D.《履历》4.1990年,王安忆在搁笔一年后重新开张的第一篇小说中,从“我”的叙述中复原出一个男人的故事:右派——发配——结婚——回城——作家——放纵。这篇小说是BA.《岗上的世纪》B.《叔叔的故事》C.《纪实与虚构》D.《乌托邦诗篇》5.朦胧诗最先引起社会的注意,是一位老诗人在刚刚于成都复刊的

3、诗刊《星星》上发表了一篇“读后感”:《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这位老诗人是______B______A.艾青《中国当代文学》第4页共4页B.公刘C.谢冕D.顾工6.最早将女性作家与时代精神关联在一起,有意识地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作家的写作立场以及作品的意识形态的批评家,是写有《庐隐论》、《冰心论》的DA.周扬B.鲁迅C.胡风D.茅盾7.新中国成立前夕,赵树理引起争论的作品是____C____A.《俨锻炼锻炼”》B.《李有才板话》C.《邪不压正》D.《套不住的手》8.兼有天真明朗与放荡妩媚两方

4、面特点的米兰,出自王朔的小说_____B_____A.《空中小姐》B.《动物凶猛》C.《浮出海面》D.《顽主》9.朦胧诗从“地下”走向“公开”,最初是一家报刊1980年10月以“青春诗会”的名义发表的舒婷、顾城、江河、徐敬亚等人的作品。这家报刊是___D___A.《诗歌报》B.《星星》C.《诗探索》D.《诗刊》10.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AA.杨朔;秦牧;刘白羽;周涛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在“文革”中大行其道的所谓“三突出”原则,是指__ABD____A.在所有人物中突

5、出正面人物B.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C.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人物D.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2.当代"写实"诗体的主要代表有ABDA.李季;B.闻捷;C.赵树理;D.张志民3.汪曾祺曾说他写小英子形象受过他老师沈从文笔下那些少女的潜在影响,这些少女形象主要有__A_C__D___等。A.天天;B.珊珊;C.三三;D.翠翠《中国当代文学》第4页共4页4.下列人物中属于《创业史》的有ABCDA.梁生宝;B.姚世杰;C.郭振山;D.郭世富5.下列作家属于“山药蛋”派的有ABCA.马烽;B.赵树理;C.西戎;D.孙

6、犁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949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2.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是建国后第三次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3.《我们夫妇之间》的作者是萧也牧4.因诗集《玉门诗抄》等被称为"石油诗人"的是李季5.“新民歌体”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长篇叙事诗的创作上,如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的和阮章竞的《漳河水》。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40分)1.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可划分哪四个时期?答: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其中出现了许多文学流

7、派。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或者(1)从1949-1956年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文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开创时期。(2)从1957-1966年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全面发时期,这个期间文艺的方向、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不断受到“左”的思想的严重干扰,有时也有右的干扰。(3)从1966-1976年是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艺,这个期间林彪、江青等野心家篡夺了文艺办的领导权,把极左路线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4)1976-今,是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2.简述五十到

8、七十年代的文学批判活动。答: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50-51);对萧也牧(主要《我们夫妇之间》)等的创作的批评(51);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对胡适的批判(54-55);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55);文学界的反右派运动,和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57);对资产阶级人性论、人道主义的批判(巴人《论人情》等);62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从6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