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人学解读

科学发展观的人学解读

ID:10014558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20

科学发展观的人学解读_第1页
科学发展观的人学解读_第2页
科学发展观的人学解读_第3页
科学发展观的人学解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观的人学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发展观的人学解读——兼论人的需要□张 莉李月玲杜海燕(山西大同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大同037009)摘要: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我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最终落实必须依靠人,而真正要使人自觉地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前提就是要满足人的需要。因此,对人的需要的准确理解是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和重要保证。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人的需要;内在动力科学发展观自提出以来,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我党

2、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最终落实必须依靠人。而真正地要使人自觉地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前提就是要满足人的需要。马克思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由此可知,人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之一,对人的需要的准确理解是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一、人的需要的内涵现实中,“需要”是一个熟知且惯用的词语。什么是需要?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正如黑格尔所说熟知并非真知。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需要是属于经济

3、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和哲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之一。经济学将需要理解为需求。心理学认为需要(need)就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不平衡或缺乏状态。为了个体与社会的生存发展,人必然对外部环境有一定的需求。这种客观的必然性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并引起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就会产生需要。〔2〕社会学认为需要就是在一定的情景下,人们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并要求其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实际上就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依赖关系。〔3〕行为科学认为需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必须具备而却缺乏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需求的反映。它表现为在某

4、个特定阶段,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总和。〔4〕哲学认为需要分为两种不同的层次:一种认为需要指生物体、个人、集团以及整个社会对其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的需求和依赖。〔5〕另一种认为需要通过愿望、动机、兴趣等方式表现出来。既包括人对客观对象的依赖,也包括对客观对象的渴求。需要是个人、群体、阶级与社会为维持自身的延续和发展对外界事物产生的各种要求。〔6〕学术界对需要的界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需要的理解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把需要理解为对客观事物的匮乏感而产生的社会心理反应。一种是把需要理解为不同群体的人为了其存在和发展对客观条件

5、的依赖和需求。第一种观点倾向于“主观需要说”,第二种倾向于“客观需要说”。这两种相反倾向思维的路径却是相同的,他们都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从人的具体需要的层面来解释需要。他们被感受到的具体需要所蒙蔽,没看到具体需要背后隐藏的是什么,引起需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们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而不是用他们的实践活动来解释他们的需要。同时,他们也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而不是用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实践。但这种习惯恰恰是不科学的。在这种习惯的影响下,他们认识不到实践在这中间所起到的作用,总是在思维和需要之间徘徊。这样,它必然会使人犯一种错误:以为人们想

6、要的,就是人们真正需要的,混淆“想要”与“需要”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人们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真正明白和把握他人和自己的真实需要。从广义上来说,需要是指所有生命体的生存状态。人的需要同其它一切生命体的需要一样,都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前提和表现。这是由生命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决定的,是生命体区别于非生命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各种不同的生命机体都有各自的需要,他们各自特殊的需要分别表现了自己特殊的属性。马克思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人的实践和人的需要是统一的。实践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物化了人的本质,同时

7、创造了与另一个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7〕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的手段。“一个种的类特性在于其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8〕人的需要并不是主观的“想要”,而是人的实践、人的本质的体现。人的需要既是人类生产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生产实践的前提。“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9〕没有生产,也就没有需要。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意味着人的本质得到新的充实。〔8〕就人而言,一方面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力,这些力量作为天赋、才能、欲望存在于人身上

8、。另一方面人作为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他的欲望的对象,不依赖于他并且存在于他之外的;但是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8〕“人总是在需要成为对象性需要的情况下,将自己的需要倾注于对象之中,并通过实践活动按照自己的需要形式对客体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