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893163
大小:4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4
《我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黄明仪自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纺织行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生产能力和产量均排在前三位,成为最大的纺织品贸易出口国。纺织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部门,在满足国内需求,解决国内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积累建设资金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1、中国纺织业的优势——比较优势明显(1)生产原料充裕。我国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然纤维资源和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化学纤维资源优势,亚麻是我国的特色资源。我国的棉花产量占世界棉花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居世界首位,同时
2、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生产国,蚕茧和蚕丝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2)劳动力成本低廉。虽然2000~2005年,我国纺织行业人均工资增长了9.43%,但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纺织业相比,我国纺织业劳动力成本仍处于较低水平。纺织品企业劳工工资的巨大差距使得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拥有了重要的成本优势。(3)产业集群优势突出。我国纺织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浙、粤、苏三省。据统计,这三省的纺织工业总值、出口总额、利润总额占全国的50%多。2002年12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确定了10个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县)和29个中国纺织产业特色城
3、(镇)的产业集群试点单位。2003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又确定了9个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县)和17个中国纺织产业特色城(镇),浙、粤、苏三省占据了其中的绝大部分。我国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基于上述的比较优势,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加之产业集群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使我国在纺织品出口方面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2、我国纺织业的劣势——竞争优势不足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立足于各国现有的经济条件,特别是自然资源条件来论述的比较优势,因此具有很明显的静态性。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的种类不断的增
4、加,国际间的比较优势必然存在着竞争和转移。在新的国际市场中,我国的纺织业体现出竞争优势不足。(1)处于产业链低端这里采用“微笑曲线”来解释我国纺织品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如图1,发达国家的企业拥有技术垄断优势和销售网络以及品牌资源,占据了价值链中高附加值的两端,而发5展中国家的企业主要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来从事产业链中的生产加工环节。我国的纺织品主要是中低档的产品,绝大多数是处于产业链的生产和加工环节。由于我国纺织行业的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力量薄弱,对产品的研发既缺乏资金和技术实力,又缺少必要的竞争意识,故在产品研发方面,显
5、示出了行业的弱点。此外,我国纺织业缺少自主品牌。虽然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加工质量也得到了世界公认,世界著名的服装品牌绝大部分在我国加工,但我国至今仍无一个世界级著名服装品牌,自有品牌的出口也不足1%。(2)价值增值量低我国纺织业不仅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而且在相同的产业环节中,价值增值量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如图2所示。例如,中国2006年全行业1400万人创造了25016.89亿元,人均生产率为16.4万元;相比之下,2001年,欧盟纺织品加工行业325.55万人创造了1595.73亿欧元,人均生产率为4.90万欧
6、元,折合成人民币约49万元人民币。由此可见,我国纺织业的附加值远低于发达国家。3.信息不完善在信息日益成为国际比较优势的新要(3)信息不完善在信息日益成为国际比较优势的新要素基础的背景下,我国信息要素的不足导致传统要素的优势凸现不出来。由于信息的不完善,我国对欧美国家制定出的新法规、新标准缺乏及时的了解,致使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国外的标准而被迫削价处理。二、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挑战自从纺织品出口配额制度取消后,我国对欧美国家的出口迅速增长。5仅2005年的前两个月,我国对欧美的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就达到了51.5亿美元,比上年
7、同期增长了77%。而2005年全年,对欧盟出口183.2亿美元,增长56.9%,对美国出口186.4亿美元,增长70.5%。但以国内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互压价格为代价所带来的出口量剧增,不仅导致国内的价值增值转移到国外,而且还引起了欧美国家对我国重新设立了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而从国内看,我国纺织品出口还面临一些本国制约因素。1、新配额体制的产生根据我国入世协议的有关内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仍可以采用纺织品条款、特别保护条款等WTO允许下的措施,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实行限制。例如,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6条和工作组报告第24
8、2段规定,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在2008年12月31日前如认为自中国进口的纺织品短期内“数量激增、价格下跌”,对其国内产业造成影响,可对中国实施为期一年的配额限制,甚至提起反倾销调查。2008年“242段特保条款”失效后,还有“过渡期特定产品保障措施”可以延续到2013年。这就使得国外对我国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