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71513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8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及法制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及法制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的论文摘要:一个本不该出现的犯罪群体,近几年来频频在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介上出现,这个犯罪群体就是——大学生。本文将对大学生犯罪原因进行分析,对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从认识定位的变革,师资队伍的优化,内容设置的调整,实施方式的改进几方面入手提出几点合理性改革。关键词:大学生法制素养法制教育广州市司法局的吴云南等同志对广东全省49所普通高校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震憾,1981—1998年这49所普通高校曾有违法和犯罪的学生626人,约占同期在校学生总数的千分之二。前段时间被媒体炒作的沸沸扬扬的清华大学学生“硫酸
2、伤熊”案件的当事人刘海洋,面对记者问及你的所作所为已触犯法律你知道吗,他的回答令人震惊“我们上大一就学了《法律基础课》,学了民法和刑法等,我只知道猎杀野生动物违法,但用试剂烧伤动物园里的动物是不是违法就不清楚了……”从这段对话中,也许让我们得到了比案件本身更深刻的教训。2003年4月3日,浙江为嘉兴市秀洲区人事劳动保障局两名公务员在办公室遇刺,经警方调查确认犯罪嫌疑人周一超现年22岁,是浙江大学农业学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应届毕业生。原因他在该区公开招考公务员中,已通过笔试、面试,但健康检查不合格,未被录用,因情绪悲观,产生报复念头,迁怒于人事部门的招
3、考人员,导致行凶杀人。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大学生犯罪对象,能给予最恰当的解释是:现行法制教育模式,根本没有让学生们真正懂法。一、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1、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淡漠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而非素质教育。.虽然几经呼吁这种“重学历、轻素质”的情况有所改观,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况。在中小学的课本当中没有关于普法教育的内容,就算是在大学,也仅仅是在大学一年级时开一门必修课“法律基础理论”。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从学生到家长都只注重分数,而忽略素质教育,守法的概念也就十分淡漠了。2、社会和学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们虽然已经属
4、于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由于绝大多数属于自幼上学、很少接触社会,其心理状态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成熟度,周围的环境对他们影响不容忽视。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学生们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电视和书报杂南。一些港台不良影视作品和杂志从视觉和心灵上冲击着学生们的人生观、道德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一言一行。某些长期浸淫其中的学生在脱离中学的“高压管理”进入较为自由的大学后,思想放松,有可能会走上歧途。虽然绝大多数犯罪的大学生案发后都后悔不已,但已无济于事。从学校小环境来看,在犯罪大学生所属的学校中,民办大学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位居第二的是成人教育学院。不可否认,某些
5、民办大学为吸纳高考落榜学生和低分学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人教育学院也为社会上希望继续进修的人员提供了机会,但二者注重经济效益、实行松散管理的办学模式也为当地的社会治安埋下了隐患,更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二、当代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法律要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加入wto,所有市场主体都得遵循统一的规则或制度,在这种高度规则化的社会里,“法制手段”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现实社会关系中。这意味着,从个体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到丰功伟业之创造,均离不开一定的法律知识或法律技能。当我们以审思发展和关切生活的态度来判断实践视域时,自然会发展,必备的法律
6、素养,已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学生们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何为法律素养,简言之,是指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养。一个人的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法律知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制定法中关于规则的知识,即所谓的法律条文体系;二是法律学问中关于原理的知识,即所谓的法律原理或法律理论。一般意义上的学法、懂法,就是要求既熟知一些基本的法律条文,同时又掌握一定的普遍适用的法律原理。而法律意识,它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
7、,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①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积极守法。公民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使守法由国家力量的外在强制转化为公民对法律的权威以及法律所内含的价值要素的认同,从而就会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就会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就会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就会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另外,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理性守法,实现法治目标。理性守法来自以法律理
8、念为基础的理性法律情感和理性法律认知。法律意识,一般由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理论、法律信仰等等要素整合构建,其中,法律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