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35115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7
《浅谈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教育改革方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教育改革方法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师资团队 专业建设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校企合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应该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寻找自身优势,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在师资团队、专业建设和课程定位、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增强校企合作的紧密性,共同推进高职教育发展。 1.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将企业资源与高校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深化和优化合作内容和方式,让企业协助培养学生,招收优秀毕业生,缓解院校毕业生就业压
2、力,所以校企合作行为是目标不同的两类组织之间寻求优势互补的理想选择。但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一些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之路越走越窄,最后几乎找不到企业愿意与其合作,这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1.1校企合作的机制不健全 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权、利未做明确的规定,仅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意见和建议,部分地区出台的支持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也仅仅是停留在“喊口号”阶段,没有真正的落实到行动上,政策在描述时也较为笼统、模糊,其中也鲜有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优惠举措,企业难以照章执行。 1.2校
3、、企缺乏有效沟通 没有类似职教机构、行业协会等组织帮助院校和企业互相“牵线搭桥”,使得校企沟通存在障碍,导致院校因硬软件条件限制培养不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而企业也招聘满意的学生。部分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多是靠“拉关系”或者企业友情赞助,这种开展形式与初期开展校企合作的初衷渐行渐远,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有限,最后往往难以维持下去。 1.3院校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高职院校长期“闭门造车”,缺乏对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的了解,采用“往上堆”的方式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背道而驰”,使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严重
4、脱离实际。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重理论轻实践,学科特征明显,基础与专业课程体系零散、简单,无针对实际工作岗位深入研究的教学模式,缺少职业化培养的思路和措施。 1.4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企业追求利润与校企合作之间存在着矛盾。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理念理解不深入,不认为校企合作会带来更多经济价值,很少主动考虑与院校合作办学模式;中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人力、财力有限,产出与投入的比例不高;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不受受训企业的约束,容易因过低的劳动力价格导致人才流失,企业投入的人力、财力得不到预期的回报。 就现阶段而言,制约校企合作的客观因素短
5、时间内无法克服,但高职院校可“另辟蹊径”,从自身入手,寻找优势,积极争取与企业合作,增进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共同推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改进。 2.加强“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 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的重任需要有优秀的专业师资团队来担负,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的高低。 2.1输送专任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 高职院校的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企业实践经验,院校可采取统一安排或教师个别联系的方式,寻找企业接纳教师进行周期性顶岗实践,以打造“双师型”教师。教师通过参与企业实践生产,可锻炼和提高自身
6、专业水平,帮助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同时教师可获得企业用人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其所在专业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应具备的工作技能。回到院校,教师可将企业的工作要求与院校的专业课程相结合,选择企业需求高、实用性强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课堂教学,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劳动技能、职业素养,培养出的学生可以直接推荐或输送到企业工作,也帮助企业节省了培训环节,与企业建立并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2.2鼓励专任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 鼓励和支持专任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以免费或低廉的报酬承接和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技术改造、工程建设等工作,教
7、师通过自身丰富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利用各自的优势要素,分工协作,共同实现技术创新,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也为企业了解院校提供契机,为建立校企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聘请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担任外聘教师 企业的优秀工程师、技术人员都具备丰富的实践技能和经验,是专业师资团队的有利补充,聘请他们作为院校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并定期到院校开展专题讲座或者承担课堂教学任务,将企业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直接传授于学生,对高职学生教育非常有利。企业技术人员也可将真实的项目开发直接贯穿到整个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真实
8、的工作环境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有条件的院校也可招聘有丰富企业经验的技术人员做专任教师,专门负责实践性教学工作,也更有利于对学生动手实践的培养。 3.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定位改革 高职院校的专业负责人在进行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