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中的观音形象及其成因探析

“三言二拍”中的观音形象及其成因探析

ID:9682846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三言二拍”中的观音形象及其成因探析_第1页
“三言二拍”中的观音形象及其成因探析_第2页
“三言二拍”中的观音形象及其成因探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三言二拍”中的观音形象及其成因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三言二拍”中的观音形象及其成因探析关键词:三言二拍;佛教文化;观音形象晚明拟话本小说繁荣,三言二拍代表了其最高水平。三言共一百二十卷,二拍存七十八卷。其中,涉及到观音信仰的篇目数量众多,而且较为突出地体现了观音信仰中的观音救济形象,描写了不少观音怀大慈大悲之心,伸慈悲之手扶危济困、惩恶除魔的行为。我们可以举例如下:《喻世明言》卷二十三《张舜美灯宵得丽女》中,刘素香和张舜美夫妻走散。刘素香被尼姑庵收留后,旦夕参礼神佛,拜告白衣大士,并持大士经文,哀求再会。某夜,刘素香忽梦白衣大士报云:尔夫明日来也。第二日,夫妇二人果真得以破镜重圆。《喻世明言》卷二十九《月明和尚度柳翠》中,法空长老在度化妓女柳

2、翠时,以观音化身为妓女度世上淫欲之辈归于正道的故事对其进行点化。《警世通言》卷四十《旌阳宫铁树镇妖》中,孽龙精被真君斩其族类,心甚怒。便残害生民,为灾降祸,与真君及其弟子争斗不休。观世音菩萨闻得此事,曾助战降妖。《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酒下酒赵尼姐迷花机中机贾秀才报怨》中,贾秀才之妻巫氏被赵尼姑迷倒,遭到卜良玷污。观音菩萨于贾秀才梦中显灵,暗示他设计报仇,最终恶人得惩。书中写道:此是贾秀才识见高强,也是观世音见他虔诚,显此灵通,指破机关。既得报了仇恨,亦且全了声名。《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乌将军一饭必报陈大郎三人重会》中,陈大郎为寻妻,礼拜观音菩萨:弟子虔诚拜祷,伏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

3、感,使夫妻再得相见。观音便托梦,预示夫妻团聚,最终陈大郎夫妻果然重逢。《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盐官邑老魔魅色会骸山大士诛邪》中,入话介绍了观音化身妇人,指引巡江捕盗指挥,前往缉拿杀害徽商的寺僧的故事。正文中,仇氏夫妻刻一慈悲大士像,拜求得女,取名夜珠。后有老妖摄去夜珠,观音显灵将妖魔诛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顾阿秀喜舍檀那物崔俊臣巧会芙蓉屏》中,崔俊臣携妻子王氏在赴任途中遭遇强盗,夫妻失散。王氏流落到尼姑庵,每日礼拜白衣大土,最终夫妇团聚,王氏立心自此长斋念观音不辍。《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十《华阴道独逢异客江陵郡三拆仙书》中,在入话里,观音帮助虔诚书生考试得中。由此可见,在三言二拍中,多

4、次出现的观音形象具有帮人团圆、降妖除魔、助人科举、度化世人等典型的救济功能。这种观音救济思想被积极地融入三言二拍的创作中,并非偶然。在此我们可以论析一下三言二拍中观音救济现象的成因,希望能为古典白话小说研究、佛教文化研究添砖加瓦。首先,观音菩萨这一形象的原型于印度佛教,佛教对于我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巨大影响力是产生这种创作现象的重要前提。佛教汉末传入中土,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陈寅恪先生曾指出:观近年发现之敦煌卷子中,如《维摩诘经•文殊问疾品演义》诸书,益知宋代说经,与近世弹词章回体小说等,多出于一源,而佛教经典之体裁与后来小说文学,盖有直接关系。佛教借助文学艺术手

5、段来传播教义,其中的俗讲变文等体式可谓是白话小说开端,逐渐过渡为话本文学,话本文学又促成了白话小说的产生。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曾言:佛法付之国王大臣。明代,专制权威管制着佛教,导致佛教因循守旧,向世俗化方向发展,与社会生活结合更加紧密,在民间愈发兴盛。由俗讲演变而来、包含大量佛教故事的宝卷艺术,以及以佛教为题材的戏曲表演,都十分流行。佛教不断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晚明民间的通俗文学拟话本小说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丰富的佛教思想,涉及到观音信仰及观音救济形象。其次,三言二拍编写者的思想态度是观音信仰在三言二拍中得到认可、观音救济形象频繁出现的要素之一。冯梦龙是一位杰出的俗文学大家,致力于搜集整理各类民间

6、文学,积极从事拟话本小说创作。凌濛初在《拍案惊奇序》中指出:龙子犹氏所辑《喻世》等诸言而宋元旧种,亦被搜括殆尽。冯梦龙从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的宋元话本中汲取了许多创作素材,凌濛初也积极倡导和实践通俗文学的创作,从民间通俗文学中获得大量的创作养分。因此三言二拍中,许多篇目论及佛教文化与观音救济。劝善教化是二人进行通俗文学创作的宗旨之一。冯梦龙在《醒世恒言序》中,如此解释三言这三部小说名称的来历:明者,取其可以道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凌濛初则在《拍案惊奇序》中提出:总以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教化世人这一目的有时需要借助深入人心、具有感化力量的

7、佛教思想来实现。冯梦龙肯定佛教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其慈悲救济之思想,在《三教偶拈序》中,他表示:其间于释教,吾取其慈悲;于道教,吾取其清净;于儒教,吾取其平实。所谓得其意皆可以治世。因此,二人在小说中经常借用佛教故事插入说教成分,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盐官邑老魔魅色会骸山大士诛邪》中,观音显灵,惩治恶僧,编者便借机劝道:要见佛天甚近,欺心事是做不得的。复次,在三言二拍中,观音形象、尤其是观音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