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给药系统不同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

微粒给药系统不同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

ID:9638508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微粒给药系统不同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微粒给药系统不同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微粒给药系统不同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_第3页
资源描述:

《微粒给药系统不同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微粒给药系统不同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摘要】按给药途径综述国内外  3.1增强药物皮肤渗透性    布洛芬口服给药后有5%~15%的患者出现上腹疼痛、恶心和溃疡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布洛芬微乳皮肤具有很强的透皮能力[22],透皮速率高达189μg·cm-2·h-1,可开发为布洛芬透皮制剂。微乳增强布洛芬透皮能力的机制主要是处方中乳化剂能形成细小的乳滴,从而增加了比表面积,载药体系的热力学活性增强,导致其渗透能力增强。    传递体(transfersomes)是在脂质体的磷脂成分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如胆酸钠等,使其类脂膜具有高度变形能力,从而增强药物皮肤渗透性[23]。如Subheet等

2、[24]研制的地塞米松传递体,其透皮速率较普通脂质体提高了2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泡囊(niosomes)是合成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与胆固醇形成的一种单层或多层的药物载体,它的毒性小,制剂稳定,具有生物相容性与生物可降解性[23]。在增强药物皮肤渗透性方面的研究报道也很多[25-27]。  3.2增强药物皮肤潴留    恶性皮肤黑色素瘤是发生在皮肤的色素性肿瘤,目前临床治疗常用静脉滴注抗癌药物盐酸米托蒽醌,但这种治疗方法的最大缺陷是缺乏选择性,有严重的骨髓抑制作用。临床上希望能提高其皮肤潴留从而开发成经皮给药剂型来治疗恶性皮肤黑色素瘤。研究报道,脂质体包封药物经皮给药,可促进药物透

3、过角质层,在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层之间大量聚集发挥治疗作用。陈彤[28]采用薄膜法制备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以静脉注射盐酸米托蒽醌溶液为对照,进行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大鼠在体经皮给药实验。结果大鼠在体经皮给药,所得皮肤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2h皮肤中分布达高峰,Cmax为(2.075±0.098)μg/g,AUC为15.01μg·h·g-1;静脉注射给药,所得皮肤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AUC为10.74μg·h·g-1,与经皮给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组织、器官中的药物浓度均远低于对照。微粒化后的盐酸米托蒽醌经皮给药优势明显。    抗炎药经皮给药希

4、望达到缓释的效果,增加这类药物的皮肤潴留性,可以使药物缓慢透皮释放,达到延长作用时间的效果。Joshi等[29]研制了塞来考昔纳米粒,并将其制备成凝胶,并研究了塞来考昔纳米粒凝胶的体外释放性和透皮扩散性,同时用塞来考昔普通凝胶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塞来考昔纳米粒凝胶使主药皮肤潴留性增强从而加快了起效时间,而且药理作用维持24h,相比普通制剂的4.7h大大延长。  3.3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雷公藤甲素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中分离出的活性最高的环氧化二萜内酯化合物,其在治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变态反应皮肤病上疗效卓越,所以应用十分广泛。但是雷公藤甲素经皮给药毒副作用极大,其对皮肤有很强的

5、刺激性,经皮系统吸收后存在心、肝、肾、骨髓损伤。为了减小雷公藤甲素经皮给药的毒副作用,Chen[30]等以油酸为油相,聚山梨酯80为表面活性剂,丙二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制备了0.025%雷公藤甲素微乳,大鼠体外透皮研究显示,与含0.025%雷公藤甲素的20%丙二醇水溶液相比,雷公藤对皮肤的刺激性明显减小,微乳组用药后皮肤未出现红肿溃烂而且系统吸收极少,对照组出现严重皮肤红肿、溃烂、刺激性极大,说明微粒化的雷公藤甲素在释药性质上发生了改变,减小了毒副作用。  4其他给药途径  4.1眼部给药    MDDS运用在眼科可以提高药物的眼部吸收,改善其治疗指数,减少其不良反应,是目前眼部给药

6、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如Fialho等[31]制备了地塞米松的O/DDS可使药物能很好地被房水转运,黏附到受损的眼部黏膜上发挥治疗作用,研究还发现药物不能与完整未发生病变的眼部黏膜结合,所以很快消除掉,这样又减小了药物的副作用,治疗更具选择性。此外,MDDS运用到眼部给药还可实现长达28d的缓释作用[33]。  4.2鼻腔给药    MDDS鼻腔给药可能是向脑输送药物的一种新途径。Vyas等[34]以氯硝西泮为模型药物,研究了氯硝西泮分别以微乳鼻腔黏膜给药、微乳口服给药、溶液口服给药、微乳静脉给药后,药物在大鼠脑和血液的分布情况,大鼠用药0.5h后,脑/血液的吸收比值依次为0.67

7、、0.50、0.48和0.13。给药8h后,微乳鼻腔黏膜给药脑/血液的吸收比值是微乳静脉给药的2倍,显示鼻腔黏膜给药后大量药物分布在脑部,表明鼻腔黏膜给药后脑靶向性更好。程巧鸳等[35]考察神经毒素(NT1)纳米粒经大鼠鼻腔给药后的脑药物动力学特征,证明了以纳米粒为载体,可显著增加其鼻腔吸收入脑(Cmax=3.98ng/mL),且能较快达到峰浓度(tmax=46.38min),消除缓慢(t1/2(β)=132.45h-1),普通NT1制剂经鼻腔给药后无法在脑组织中检出。  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