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23874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4
《试论高职教育中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高职教育中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摘 要:本文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述了社会实践对高职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等功能,在此基础上从制度建设、内容规划、管理强化三个方面探讨了在高职教育中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措施。关键词:高职教育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实效性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它在培养目标上具有技能型和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针对性和实践性以及能力性,从其本质来说,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应该就是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如何克服现有高职教育中社会实践过程出现的组织不强、引导不力、形式单一、内容肤浅等缺点,充分认识社会实践的教育意义及
2、其在高职教育中的功能,探讨其在高职教育中的长效机制已迫在眉睫。一、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一)实现思想教育中知与行的和谐统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贡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将正确的价值观和基本理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认识、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和科学体系,而实践使学生自觉运用这些思想和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观察社会、分析问题、解释社会改革变化时期的种种表现,阐明形形色色的社会
3、思潮,使得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在“知”的基础上达到“信”,再指导“行”。(二)实现观念构建中理想与现实的理性调节大学生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他们需要多方的接触和积累来不断丰富和调节这个即将成型的价值体系。在课堂上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地进行了传统的、主流观念的灌输,这种温室般的理想教育难免会碰上现实社会中的腥风血雨,在以往这种冲击和茫然往往使得走出象牙塔的天之骄子们茫然不知所措,从而导致这些准社会人在适应期中忍受更多的剧痛和失衡,而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大学生们在社会中感受改革开放,感受社会价值体系的各种冲击和张力,从而使他们理性地看待并调节理想与
4、现实的差距,带着这种理性调节回到课堂进行思考,进而去矫正观念。在这种理性的调节中大学生即将成型的价值体系承受了检验也变得日益成熟和丰满。(三)实现技能教育中课堂与社会的平稳衔接课堂教育是强调逻辑的阐释、推理的论证以及间接经验的传承,并在阐释、论证和传承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传授和累积、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从而使得受教育者拥有一技之长和安身立命之本。而社会需求是现实和理性的,它的运作遵循于客观规律,忠实于功利效用的诱导。在传统的技能教育中有时我们可能会偏离或者滞后于现实的需求,使得我们的技能在现实中不具有效用场,从而浪费了资源,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师生在社会上感受技能的生命和潜能,获知一
5、线的技能资讯和情报从而使得他们的技能培养更紧跟社会的需求步伐并促使学生自觉、自主地去探求技能和掌握技能。二、社会实践在高职教育中的功能高职教育为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高等性、技术性和应用性在教学中更加突出针对性、实践性和能力性。因此其教师培训、专业设置、教学内容选择都来自于社会实践的要求,它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融为一体的,一般是边学习理论边从事实践,甚至是边生产(经营)边学习,把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与创造社会经济效益密切结合起来。究其原因是因为社会实践在高职教育中拥有以下的功能。(一)建设教师队伍功能高职教育本身的特点要求教师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充足的实践经验,从而在实际技能的丰富和拓展
6、上能给高职学生更多的指导。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不可能全部由一线的熟练工程师来充实(事实上工程师们也不一定符合高职院校师职的要求),因此高职教师在社会实践中,无论是以员工角色顶岗工作,还是以指导老师身份参与实际操作,或以参观学习和科研课题研讨等方式进行都将促进高职教师自身理论的丰富、技能的提高从而起到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功能。(二)优化课程体系功能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社会实践在检验知识和理论的同时,也反馈了职业教育中的指导思想和相关理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通过社会实践高职教师可以检讨课程体系,教学体系从而根据实际作出灵活的调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将课堂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将碰到的问
7、题反馈给指导老师并带到课堂,从而也迫使教师去探寻与时俱进的理论和技能,从而实现课程体系有意或无意的优化功能。如涉外秘书专业的学生在广交会的实践过程中,感觉贸易单证的填写,报关手续的熟悉对他们开展外贸有非常大的帮助,这种信息让带队的专业指导老师感受到并反馈到教研室,从而在秘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加设相关的外贸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得课程体系更具有适应性和就业张力。(三)提升技术素养功能当今社会人才构成体系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四种,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它所培养的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