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闯关检测试题6

高一语文上册闯关检测试题6

ID:9614196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高一语文上册闯关检测试题6_第1页
高一语文上册闯关检测试题6_第2页
高一语文上册闯关检测试题6_第3页
高一语文上册闯关检测试题6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册闯关检测试题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始得西山宴游记【卓越闯关测试】一、积累运用1.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隙(空闲)披草(分开草)施施(慢步走着的样子)  B.极(至,到达)衽席(座席)徒(指出游时的随从人员)  C.颢气(浩气)遁隐(隐藏)岈然(山谷幽深的样子)  D.缘(循,沿着)志(记)苍然(青灰色,黄昏时的天色)2.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自余为僇人          B.万化冥合  C.悠悠乎与颢气俱      D.心凝形释3.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始指异之  B.颓然就醉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C.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故为之文以

2、志  D.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是岁元和四年也4.选出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A.不知日之入B.其高下之势C.然后知西山之特立D.吾向之未始游5.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缘染溪,斫榛莽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B.入深林,穷回溪 穷山之高而止C.遂命仆人过湘江 遂与外人间隔D.岈然洼然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6.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B.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日与其徒上高山C.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二、阅读

3、鉴赏(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7~10题。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施施而行B.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C.日与其徒上高山D.游于是乎始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居是州,恒惴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②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本文题为“始得西山宴游记”,这段所写是否偏离题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分析不符合这一段文字情况的一项是()A.文章开始写了西山以外的山水,是陪衬的写法,是为了突出西山作铺垫。B.从选文可以看出作者乐以忘忧,是摆脱“惴栗”的阴影的表现。C.文章写“未得”,作者以“披草而坐,倾壶而醉”等描写表现自己孤寂疏放的性格。D.文章题目称“始得”,定下了全文叙事的基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石钟山记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6、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7、,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